非遗第一期“福建传统雕刻技艺”参访︱“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
相关推荐
-
北魏帝王崇佛与雕塑的转型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在佛教造像中,一个特别突出的特征,就是直接表现佛陀超越人间的偶像尊格.这种偶像崇拜是基于对佛陀的纪念与礼拜仪式所产生的美术形式.在古代中国,随着佛教信仰的兴盛,偶像崇拜的观念也得到了 ...
-
方智敏丨鸿庆寺史话
河南省义马市东南十多公里处的鸿庆寺,坐落在东区办事处石佛村西白鹿山上.每当朝阳升起,阳光洒在白鹿山上,隐居于此的百尊石佛便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佛像犹如真佛再现,各种表情栩栩如生,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 ...
-
龙门石窟对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影响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一.龙门石窟概述 中国的石窟尽管时间.地域不同,但它们都以雕凿.彩绘.泥塑等生动自然的造像,留给后人极高的艺术享受和丰富的研究价值.位于洛阳城南 5 公里处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49 ...
-
云冈石窟
世界遗产委员会: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 ...
-
那些年故宫办过的大展们:佛教在人间(上)
上一期,我们一同回顾了故宫博物院历年举办的考古类主题大展,从中寻找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印证. 本期,我们要将目光投向故宫博物院曾举办的佛教主题特展,细数那些佛光照进紫禁城的时刻. 须弥福寿 当扎什伦布寺 ...
-
晋山晋水(七)云冈石窟
时间:2020年9月27日下午 地点:大同市武周山 2020年9月27日下午,我们游览了世界著名景点-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按前殿后窟的规划建设.这种安排,既可对石窟进行保护,又可使游客在游览前,先了解佛 ...
-
问道宽天下,跨海续文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第一期“福建传统雕刻技艺”班结业了
结业合影留念 2017年6月30日下午两点半,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第一期"福建传统雕刻技艺"班结业典礼在福建师范大学许书典三楼举行.福建师范大学美术 ...
-
【研培开班】福建师范大学第一期福建仙游红木家具班与第二期传统藤竹编制技艺班正式开班
开 班 2017年6月12日上午9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第一期福建仙游红木家具班"与"第二期传统藤竹编制技艺班"同时在福建师范大学 ...
-
福建师范大学第一期福建仙游红木家具班与第二期传统藤竹编制技艺班结业了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 第一期福建仙游红木家具班 第二期传统藤竹编制技艺班 结业作品展前言:海阔天空 -- 结业布展现场 大海是浩瀚的,它能容纳百川之水:天空是深邃的,它能承载我们无尽的想象.站在海 ...
-
净土非遗 多彩阿坝——皮具传统制作技艺
净土非遗 多彩阿坝——皮具传统制作技艺
-
非遗 |“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第一期寿山石雕培训班“课程名称及指导老师简介
NO.1 "传艺大师"课程及指导老师 陈益晶,1957年出生,福建福州鼓山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华传统工艺特级大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寿山石雕 ...
-
岭南非遗--《九江双蒸酒》的传统酿造技艺与工序(一)
岭南非遗--《九江双蒸酒》的传统酿造技艺与工序(一)
-
非遗:传统纺织技艺
宋元时期,棉花种植传入冀南.元朝建立后,设立恩州(清河)织染局.顺德(邢台)路织染局和南宫织染提举司,忽必烈还把原南宋统治区的织造工匠集中在顺德路一带城市中,纺织技艺传入邢台民间.光绪末年,长芦盐运使 ...
-
中国诗歌报福建工作室心得交流第一期集粹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诗歌报福建工作室编辑部 总编:海底月 副总编:英子 主编:柳汀 副主编:厦明 心开 编辑:黄自强 yuny ...
-
国染馆第6期传统染色高级研修班传统染色技艺灰缬学习开始
中国传统印染技艺之一.中国传统的印染技艺有所谓的"四缬"之说--夹缬.蜡缬.绞缬.灰缬,即有些类似今天所说的夹染.蜡染.扎染.蓝印花布. 唐朝有一种专门的碱性印花,简称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