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他写诗,孟浩然为他而死,他串起了盛唐诗人的朋友圈……
相关推荐
-
王昌龄:闺阁侠骨总柔肠,无常生死两茫茫(附音频版)|诗坛轶事
我们还是从今年最让人耳熟的一首诗开始吧,因为被用在海外捐助救灾物资的箱子上,还招来网络上持久的口水风波,这是王昌龄诸多送别诗里的一首.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 ...
-
死于阎丘晓之手的诗人
深度思考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离世之痛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七绝圣手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 ...
-
李白在黄鹤楼写诗,却遭一少年嘲笑,南京反而因此得一传世佳作
位于武汉市的黄鹤楼作为与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江南三大名楼,历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这些文人墨客对黄鹤楼的喜爱毫不吝啬,留下了成百上千的美丽诗篇,给黄鹤楼盖上了一枚又一枚的精美华章."诗仙& ...
-
李白的江湖 | 谁说李白只会写诗?他还是大唐一流剑客
谈到他,我会用"豪迈""洒脱""飘逸"来概述他的精气神.毕竟从"飞流直下三千尺"到"千里江陵一日还" ...
-
李白的这首诗,杀气实在太重了,凡是读过的人,背后都冒出凉气
古代书生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文质翩翩,弱不禁风.虽然他们都是饱学之士,但说到豪迈情怀,则是差了很多.很多武人都用"手无缚鸡之力"来形容文人.不过有些文人则是例外,比如咱们今天要说的李白 ...
-
扬州八怪郑板桥,写诗悼念儿子,控诉社会不公,犀利如刀让人落泪
王和尚解诗:郑板桥暗藏利刃 哭犉儿 清·郑板桥 坟草青青白水寒,孤魂小胆怯风湍. 荒途野鬼诛求惯,为诉家贫楮镪难.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号称"诗书画"三绝 ...
-
病中的元稹写诗安慰白居易,短短几句很感人,可见两人深厚的友谊
江州即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由于在当时江州属于是偏远之地,白居易的贬除了他自己伤感之外,还有元稹也是极为震惊,还在病中连夜写下<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以此来安慰好友,同时也表达出了不舍和难 ...
-
盛唐诗人李颀,音乐诗独步天下,这十首诗作带你体会盛唐繁荣文化
盛唐文明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顶峰,同是在盛唐,产生无数一流文人,各个身怀绝技,他们以放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作为盛唐文人中的一员,李颀是文坛的精英,他是一位视野广阔的诗人,诗歌题材广泛,用文字记录盛唐文化 ...
-
盛唐诗人王翰:他比李白还狂野,家有妓乐,自比王侯!
大唐盛世,人才济济,有这么一位诗人他比李白还狂野,不仅纵酒寻欢,还在家中蓄妓,甚至还自比王侯--他便是写下"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豪侠诗人王翰. 从隋唐设立科举考试开始,平民百姓也能入 ...
-
盛唐诗人王昌龄很火的送别诗
盛唐诗人王昌龄很火的送别诗 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 ...
-
李白写给孟浩然的最后一首诗,只用4字就描绘出一幅美丽春景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27岁的李白隐居湖北安陆.在安陆他也时常外出游历.以诗会友.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年长他12岁的孟浩然,由于两人都生性豁达,于是成为挚友. 开元十五年(727年),孟浩然到长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