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介绍 ▏钱范之四: 西汉“五铢”阴文铜范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有西汉“五铢”阴文铜范2件(见《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品选》331、332页)。其中1件铜范浇道两侧各有2列钱模,靠近浇道位置每列有钱模11枚,靠外侧每列有钱模10枚;

1件铜范浇道两侧各有1列钱模,每列各有钱模8枚。两件钱范钱模内均阴刻“五铢”二字,当是西汉时期铸造五铢钱之用。

长期以来,对于铜范是否能够直接铸钱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通过周卫荣等学者的研究,验证了铜范铸钱的可行性。铜范铸钱事实上包含制作铜范本身和用铜范铸钱两个工艺问题。制作铜范至少要经过刻制祖范、制作阳文陶范母、浇铸铜范三个环节。铜范制作完成后,铜范上的隔离层是铸钱成功的关键。隔离层的使用,使铜水不能与铜范直接接触,可以防止铜范与铜液发生合金化作用。

铜范铸钱技术在西汉大量用于铸造五铢钱,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西汉,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日益提高。其次,面对汉初混乱的货币局面,民间和政府都希望货币标准化。再次,经过长期的石范铸钱实践,当时人们已经发现石范难以满足统一钱币标准的要求,而此时铜范铸钱工艺经过战国、秦和西汉的发展已渐成熟,遂逐渐转用铜范铸钱。铜范铸钱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具备了满足统一钱币标准所需的技术条件。(孟祥伟)

(0)

相关推荐

  • 母钱翻砂是怎样一种工艺?

    在研究与收藏古钱币的过程中,难免有人会铸币技术产生兴趣,进而细致研究,懂得钱币是如何造出来的.在隋唐以前,用钱范铸造的方式比较普遍,唐朝以后,母钱翻砂渐渐成为了主流,那么这个"母钱翻砂&qu ...

  • 肖伊绯 | 最古老铸币作坊在哪里?

    近日,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的消息冲上"热搜",备受国人瞩目.据悉,郑州大学考古团队对外宣称,经过碳十四测年确认,河南荥阳官庄遗址铸铜作坊在公元前640-550年开始出现制式化金 ...

  • 东汉-魏晋时期铸对文五铢(朱)系统探徴【三】

    五.东汉末-西晋铸对文五铢(朱)铸法简述: 从目前的出土发现,不管是流通成品货币还是更高层级的铸造范具来看.东汉末-西晋这一阶段的铸造方式依然延续莽-东汉阶段的铸造类型和工艺.这一阶段主流的铸造类型方 ...

  • 西汉·五铢面穿下仰月十平百千背四星大型铜权钱仅见

    西汉·五铢面穿下仰月十平百千背四星大型铜权钱仅见.汉武帝刘彻原狩五年于西安公元前118年铸造. 西汉·五铢面穿下仰月十平百千背四星大型铜权钱仅见.汉武帝刘彻原狩五年于西安公元前118年铸造. 西汉·五 ...

  • 三国鼎立后,蜀汉、孙吴都发行新货币,为何曹魏坚持用西汉五铢钱

    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谁都想逐鹿中原.后来,曹魏.孙吴.蜀汉三个政权各据一方,造就了三足鼎立的势态.权力的集中和野心的膨胀,在历史的明处催生了一场又一场血腥的战争.而在血肉互搏的背后,货币这只看不见 ...

  • 西汉五铢铜母范

    西汉"建武二年"五铢铜母范(129.6*78.6毫米),有修补

  • 馆藏介绍 ▏ 钱范之三: 战国“明”刀陶范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有战国"明"刀陶范2件,面范与背范各1件(见<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品选>326-329页).陶范呈长方形,面范镌刻5枚"明"刀正面,背范 ...

  • 馆藏介绍 ▏钱范之二:耸肩尖足空首布陶范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有先秦耸肩尖足空首布陶范1套2件,正面范与背面范各1件(见<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品选>330页481图).该范呈长方形,长185mm,宽83.5 mm,厚40mm,范面镌刻1枚 ...

  • 馆藏介绍 ▏钱范之一:先秦铸贝陶范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有先秦铸贝陶范1件,(见<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品选>108页477图),长101.8mm,宽48 mm,厚23.1 mm.该范呈长方形,系面范,上有6枚贝模,分为两列,每列3枚 ...

  • 孙仲汇谈古钱收藏:六朝五铢|古钱

    六期五铢大小参差.良莠不齐,很多人不知从何下手,孙老师在此为大家简单分类介绍. 作者 孙仲汇 东汉以后,中国进入了分裂.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因战乱不断,民生凋弊,钱币的铸量减少,五铢质量下降,转向轻 ...

  • 孙仲汇谈古钱收藏:两汉五铢

    升值缓慢的两汉五铢对于初学者来讲,却是一个福音,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买上一大堆,除了研究学习,说不定还能淘到一些罕见版别. 作者 孙仲汇 五铢始铸于公元前118年的汉武帝时代,直至隋末才寿终正寝,中间时 ...

  • 始于西汉的五铢钱,为什么能前后流通700多年之久

    2020年5月8日 农历庚子年四月十六 [来源:历史D学堂(ID:lishi1600) 作者:计白当黑] 2015年,考古人员在南昌海昏候墓中清理出200万枚.重达十吨的五铢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