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400法 瘖哑(六法)

(0)

相关推荐

  • 系列片《 物候心语—立秋(中)》

    观看视频,请点击上方播放按钮 调养: '秋三月,此谓容平",人尤其要宽宏大度,'宰相(阳金)肚里能撑船',故立秋心态应该是'大肚容融(宽肠大肚)',念'大肚容融'与天地气合,藏府自然神气调畅 ...

  • 临证400法——胸胁痛六法

    胸胁痛六法 胸胁痛,是指胸部.胁肋间疼痛的疾病.胸居阳位,内藏心肺,若胸阳受病,气机不畅,可以发生胸痛(包括<金匮要略>中所说的"胸痹证"),肝胆疾患可以导致胁痛.兹将 ...

  • 临证400法——腰痛六法

    腰痛六法 腰为肾之府,足太阳膀胱经过腰脊,肾与膀胱相表里,故肾虚可致腰痛.外感之后,太阳经脉受病,也可腰痛.可见,腰痛有外感与内伤之别.另外,又有闪挫.瘀血及湿阻络脉等原因.所以不可一见腰痛就片面地言 ...

  • 临证400法——眩晕六法

    眩晕六法 眩晕即头晕眼花之意,往往并见于各种疾病之中.<内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

  • 临证400法——​痹证六法

    痹证六法 痹者,闭也,是阻塞不通的意思.痹证是指外邪侵袭,痹阻络脉,而致周身肌肉关节疼痛.肿大.沉重一类的疾患.<内径>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 ...

  • 临证400法——温热病·气分证治 二十六法(一)

    温热病 气分证治 二十六法(一) (一)清宣肺热,化痰平喘 温热邪气内壅于肺,身热恶热,汗出口渴,咳喘气急,甚则鼻翼煽动,胸胁满闷,痰白黏稠或黄,舌红苔黄,脉象滑数.热灼肺津,炼液成痰,痰阻气道,故咳 ...

  • 临证400法——溺血六法

    溺血六法 小便出血不痛者为溺血,痛者为血淋.<素问·气厥论篇>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金匮要略>里说:"热在下焦者,则尿血." ...

  • 临证400法——积聚六法

    积聚六法 积聚是指腹内有病块的疾病.根据病块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积与聚两类.积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聚乃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积为有形,渐积成块,病在血分,聚为无形,触之阵发,病在气分.聚病较轻,积病较重 ...

  • 临证400法——便秘六法

    便秘六法 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都称为便秘.便秘的原因很多,有属实属火者:也有属虚属寒者:又有气滞血燥而致者.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大黄.牵牛.巴豆之类下之. (一)泄热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温热病·气分证治二十六法(三)】51

    温热病 气分证治 二十六法(三) (二十)宣燥热以清肺胃,泄其火而利清窍 燥热化火,上攻清窍,气血壅滞,耳鸣目赤,齿龈肿痛,咽喉肿疼,口鼻干燥,舌苔薄黄而干,脉象滑数.用清宣燥热方法. 薄荷1克(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