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新II松口仙口村,让人迷恋的客家古村【客都原创】
相关推荐
-
张华华、梁德新║客家民俗“扛公王”
客家民俗"扛公王" 张华华.梁德新 在粤东梅州,除了对祖宗的崇拜和祭祀,客家人中最普遍的民间信仰和祭祀活动当属公王崇拜.由此产生和发展而来的相关民间习俗"扛公王" ...
-
黎城县,“边墙”内长城雄关——东阳关
文旅太行 2021-10 东阳关凭什么称关 一凭边墙(长城)二凭峪. 首先,东阳系古地区名.春秋晋地.相当今河北省 太行山以东邢台.邯郸一带.又,战国赵地.东阳属清河. (图片与正文无关) 据山雨理解 ...
-
莱阳蚬河的源头在栖霞,蚕山附近的黄山岭是发源地之一
蚬河,是五龙河五条大的支流之一.虽然其长度不及富水河.清水河,但由于流经莱阳城区且河段上建有沐浴水库的缘故,它的知名度和地位却隐隐有更高的感觉. 不过,蚬河虽然带有浓厚的莱阳痕迹,但探其源头,其实是栖 ...
-
山西沁河赋
原创2021-09-27 08:22·明月居士285 天来碧浪,气壮沁河.走风开步,昂首高歌.落地沁源,势如脱缰之马:放浪三晋,谁比拉朽之波.穿太行而铺绿,越中原以润禾.心向黄河,不畏山川之折:梦入大 ...
-
梁德新║“文魁塔”与仙口村的人文
建于清朝咸丰四年的"文魁塔 梅县松口镇仙口村境内有一座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的仙口塔,该塔建在村中的松源河西岸.仙口塔(又叫文魁塔)它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五层古塔,木质楼梯可通达顶层. ...
-
梁德新II松口华侨与海上丝绸之路
松口华侨与海上丝绸之路 文/梁德新 广东是华侨华人移居海外最早.最多的省份之一,是国内第一华侨大省.目前,广东籍华侨华人有2000多万,约占全国的2∕3,遍布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 ...
-
梁德新II旅游资源丰富的松口镇【客都原创】
旅游资源丰富的松口镇 梁德新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是遐迩闻名的千年古镇,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经千年孕育当地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松口地处闽粤要冲 ...
-
梁德新II客家人文资源丰富的松口古镇
客家人文资源丰富的松口古镇 文/梁德新 松口是个遐迩闻名的千年古镇,是一个文风极盛教育发达,历代人才辈出的客家山乡. 松口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之一,历史上大小战事繁多,境内至今还留下战 ...
-
梁德新II华侨之乡松口镇大黄村
大黄村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该村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梅江南岸,距松口古镇的商业街约5公里,全村总人口2068人.村民外出南洋群岛谋生的人多,有华侨约五千人.旧时村中有数座"中西合璧" ...
-
梁德新‖解密松口姓氏多的奥秘,快看看吧
松口为何姓氏多 文/梁德新 梅县区松口镇是粤东有名墟镇.这个小镇的居民姓氏众多,"百姓杂居"为全国所罕见.据2014年出版的<梅县松口镇志>2010年全镇人口66679 ...
-
梁德新II我任梅县政协委员期间的二、三事
我任梅县政协委员期间的二.三事 文/梁德新 1998-2003年,我曾任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那时全县有政协委员180余人,这些人来自社会各届人士,其中共产党员占40℅.依委员们的专长安排工作,如有 ...
-
梁德新II丘菊贤教授辅导我研究客家文化
丘菊贤教授辅导我研究客家文化 文/梁德新 我有幸在丘菊贤教授(1932-2015)晚年时与他有交住,我跟随他编书写书,学到很多知识而受益终身. 1992年丘菊贤教授退休后与妻子儿子回家乡梅州市居住.他 ...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写作初期时的回忆
回忆写作二.三事--写作初期时的回忆 梁德新 祖国改革开放后,文艺界春光明媚,政府鼓励作家积极创作,文艺刊物逐年增多.为圆"作家梦",我利用业余时间写文章向报刊投稿.经常练笔对我日 ...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家里人帮助我写作
梁德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居住在梅县松口镇.那时教师的生活是清苦的,维持家庭生活的经济来源是工资.为改善生活,二十世纪八十代我把照像.维修家用电器和修理录音机.黑白电视机为第二职业.妻子是教师做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