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败退匈奴,又兵不血刃分化诸侯,他是如何做到的。
相关推荐
-
西汉历代帝皇:(五)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驾崩于未央宫,当时年仅十六岁的太子刘彻继位,成为西汉第五位皇帝-武帝.第二年,武帝为自已创立了一个年号-建元,自此后世帝王的年号便是从此时开始. 武帝刚即位,即广开仕途招揽人 ...
-
“冠军”的来历
汉武帝登基后,大汉最大的隐患,仍是北部匈奴连年的攘边侵扰.匈奴本游牧民族,以骑射为高,行如风雷闪电,以抢掠大汉边界财物和女人为快,气焰嚣张,锐不可挡.当时大汉的边防,任用大将军周亚夫.飞将军李广,只懂 ...
-
大汉名将卫青,战功赫赫,仁善退让,为何天下人却没有称赞他
公元前129年,西汉与北方匈奴的大战之幕正式开启,汉武帝刘彻派出四路大军各一万骑兵出击,太中大夫卫青被任为车骑将军,领其中一路自上谷进发.自此,卫青开始了统兵率将.驰骋疆场的军事生涯. 纵观卫青一生, ...
-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匈奴挑衅,汉武帝命霍去病、卫青千里奔袭
今天我们一说起匈奴,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群披头散发凶残强横的蛮族形象,作为中国历史上存在感爆棚的入侵者,匈奴与中原王朝屡次交手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塑造着中华文明特有的观念和面貌,演绎出李广卫青霍去病等 ...
-
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其实前面还有两个字体现了汉武帝韬略和胸怀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汉代飞将军李广是被汉武帝和卫青这对姐夫小舅子(汉武帝刘彻既是卫青的姐夫也是小舅子)个欺负得憋屈自杀:明明李将军威风凛凛所向无敌,偏偏让他打辅助,立功的机会的都给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而卫 ...
-
汉武帝对匈奴最后一战,汉军大败,为何反而是匈奴活不下去了?
征和三年,汉武帝派李广利率军出击匈奴,深入漠北与匈奴交战,李广利大败向匈奴投降,五万汉军全军覆没,这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最后一次作战. 同时这也不是汉武帝时期,汉军的第一次失败了,自从元封五年卫青去 ...
-
1981年,甘肃发现2000年前的竹简,揭开了汉武帝打败匈奴的真相
我们知道古代匈奴其实非常的强大,这里自然值得的他们的军事实力,在汉景帝时期,匈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敌人,屡次侵犯我们,而且汉朝的军队每一次都被匈奴打败,最后无奈才被逼迫选择和亲.送礼这样的屈辱 ...
-
【文学时代微刊】《作家专栏》总第046期:中国北方民族史话·汉武帝反击匈奴|李铁(北京)
文学时代微刊第1621期 <作家专栏>总第046期 ·中国北方民族史话· 汉武帝反击匈奴 特约作家/北京·李铁(原创) 亡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燕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这是 ...
-
商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重赏匈奴,杀尽商人,多年后才知真高明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谋攻篇> 战争总是残酷的,不仅会导致无数将士身死沙场,致使无数家庭妻离子散,而且还会消耗掉国内大量的物资,严重损害国内经济,如果 ...
-
如果秦始皇活到60岁,还需要汉武帝远征匈奴吗,现实会无情打脸
秦始皇在中国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昭烈君秉持的一贯观点就是,伟大人物有争议是正常的,只有平庸的人,才会几句话就能说完. 而秦始皇的伟大,是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改变了历史发展方向的伟大人物, 这样的 ...
-
看了河西走廊地形,才明白为什么汉武帝和匈奴会在此激战争夺!
河西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 河西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 ...
-
汉武帝征匈奴之前,草原上最激烈的一场汉匈大战!
游牧民族匈奴势力早在战国时期就成为中原政权的威胁,战国末期更是成为燕赵等国的心腹之患,到了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为了打击匈奴,营造稳定的边境环境,曾对匈奴展开大战,但是史书关于此战的记载不甚明白,只能 ...
-
汉武帝与匈奴开战,先胜后败,为何是匈奴打到最后活不下去了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全面战争,是从汉武帝开始的,从公元前200年刘邦遭遇白登山之围,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后,直到公元前133年发生的马邑之谋,汉武帝决定与匈奴进行开战为止,汉匈之间只维持67年的表面和亲时间 ...
-
汉武帝伐匈奴,占了一卦得大过卦
汉武帝伐匈奴,占了一卦得大过卦,九五爻.变解卦的太卜说:"匈奴不久当破,占用何可久也一语." 武帝就发兵打匈奴后来败北,派出的兵将投降了.后世有对这一卦做评语的记载在<仲氏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