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建文帝朱允炆倚重的兵部尚书齐泰
相关推荐
-
靖难之役后,各地藩王们结局如何
文:琴剑霜月 朱元璋为了稳固皇室,同时加强边防,分封诸子到各地为藩王.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深恐这些叔王们坐拥重兵.尾大不掉,便与黄子澄.齐泰等近臣密议削藩.但削藩政策操之过急,激起了藩王们的强烈反弹. ...
-
齐泰:由朱元璋赐名,虽备受朱允炆信任,却被当作与朱棣议和筹码
齐泰是朱允炆手下的三大谋士之一.建文朝的一系列施政,多所参与.饱受质疑的朱元璋遗诏便是出自他手.朱允炆强制削藩的想法也是由他与黄子澄强化的.靖难之役中的派兵遣将也与他有莫大关系. 齐泰剧照 1.齐泰由 ...
-
[人物传记] 聊聊建文帝之败
朱允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看着很青涩的脸. 明太祖朱元璋一定想不到,在他离开人世后不久,他苦 ...
-
建文帝50万军队为什么打不过6万燕军?用了这个人,神仙也难救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朱允炆在皇宫大火中不知所踪. 这一场靖难之役,建文帝打得实在是有些狼狈.我们不禁要质疑:朱允炆只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距离明朝开国没有多久,为什么爷爷朱元璋能打天下,孙子朱 ...
-
方孝孺:忠心耿耿,备受建文帝朱允炆倚重
方孝孺,字希直,他的父亲方克勤是洪武中期一名循规蹈矩的官吏,后来因空印案受牵连.方孝孺自幼机智敏捷,双目炯炯有神,每天都用心读书,被称为"小韩子".长大后跟随名儒宋濂学习,深受同辈 ...
-
建文帝按朱棣的要求罢免齐泰、黄子澄,朱棣佯攻大同
一.郑村坝之战后,建文帝加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师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十一月,李景隆率领的朝廷军队在郑村坝之战中损失十余万人,可是黄子澄等人却对李景隆的失败隐匿不报. 建文帝朱允炆问:外面在传朝廷北 ...
-
建文帝朱允炆如果不逃跑,而是坐在宫中等朱棣,朱棣敢动他吗?
在很多人的眼中,若是说在朱元璋的众多子嗣中哪一个最为像他,那么便非朱棣莫属.在朱棣身上,我们可以见到朱元璋的影子,这论谁见了都是得承认的.只是,朱元璋并没有选择让朱棣继承自己的皇位,他觉得,像他朱元璋 ...
-
建文帝朱允炆的墓被找到,600多年的悬案浮出水面,才知逃到此地
建文帝朱允炆的墓被找到,600多年的悬案浮出水面,才知逃到此地.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也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原本朱元璋最中意的是长子朱标,奈何天妒英才,慎重考虑后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明洪 ...
-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派耿炳文统兵讨伐,朱棣在真定将其击败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并迅速控制了从北平到山海关的几乎所有军事重镇,麾下兵马达到数万人,那么,此时建文帝朱允炆在做什么呢?他在和方孝孺商议复古改制之事. 朱棣起兵十九天后, ...
-
朱棣曾找到过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又放过他,原因其实在这里
永乐十四年,朱棣召回胡濙,并任命他为礼部左侍郎,从小小的给事中一下子提拔为礼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对胡濙从事的秘密工作的报答. 十年前,胡濙接 ...
-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采用卓敬的建议削藩,朱棣可能彻底没机会了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采用卓敬的建议削藩,朱棣可能彻底没机会了
-
建文帝朱允炆急于削藩,让诸王人人自危,无形中给朱棣带来机会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去世,藩王们听闻父亲去世的消息,纷纷动身赶回京师奔丧,这本是人之常情. 可是,燕王朱棣赶到淮安时,被朝廷派出的使臣拦住,以朱元璋的遗诏为理由阻止他 ...
-
【纪录片】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改姓隐居 流亡海外说
【纪录片】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改姓隐居 流亡海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