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上帝的蛙

我们是上帝的蛙

几天前连日降大雪,南京真正冷起来了,零下七八度。所幸空调能启动,还不算太冷。

然而,懒惰与日俱增,即使在空调室里,也不想再写点什么了。唯一的乐趣便是随大流养青蛙。据说这个游戏不过是为了体验一下当老母亲的感觉。我挺纳闷,也并没有这种感觉。要是老母亲那么容易当,人类的感情就太没有重量了。

我觉得不过是养了个虚拟的宠物。唯一的乐趣是,这个宠物行动比较自由,玩家能从观察中获得一种小小的快乐:这家伙虽然是个虚拟的,但是好像还有自由意志似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受玩家的控制。你给它准备了好吃的好用的,希望它出门走走,可它就是不走,坐在椅子上认真地削木头,削了几个小时,每削一下都像削第一次那么认真。也不知道它削来做什么。削完又爬上床去看书,又是几个小时。有时候,你只备了个10草的面包,没想到它立刻背着包出发了,一去很久都不回来。

游戏的乐趣在于,小小的惊喜是从观察中带来的。你发现,这只蛙的生活几乎像自己的生活,有一个简单的目标,也有休闲,比如看书和打盹儿,甚至吃饭;也有娱乐,比如削木头。

相较而言,我们的生活似乎太过复杂繁琐。大多时候,我们其实只是“被生活”的对象,因为总是连那些看上去很简单的目标也因种种原因实现不了。

我们或许就是上帝养的蛙,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已。只是我们会错了意,以为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因此忽视了每一次旅行的意义。

这只蛙却没有,它每次旅行都带来东西,以供以后更好的生活。三叶草,旅游景点的特产之类。它做事挺认真,除了看书看上几个小时后打盹儿之外,一般情况下总是非常认真。旅行回来,如果饿,就自己做饭吃。

它似乎和朋友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出门在外才一起玩,一起拍照;回家后,自己在屋子看书吃饭,不招待它们,甚至不放它们进家门。

说起上帝,有一晚我梦到了。这正是我想了“我们是上帝的蛙”之后的事。

梦中,我坐在一个教室一样的屋子里,周围坐着很多人;不知什么原因,我情绪很不好。那位《冒牌天神》里的上帝向我走来,安慰我,并“建议我去家附近的红香园走走”。我答应了。他摸摸我的头,转身走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