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9)
相关推荐
-
老沈聊戏:荀慧生给鼓师救场
演员因故(如突然患病)不能登台,由他人代演,梨园界的行话叫"救场". 1951年首都的京剧老艺人为支援抗美援朝筹集资金购买飞机而举办了多场演出,这些老艺人早已离开舞台多年,他们的爱 ...
-
赵燕侠——唯一健在的大师
从80年前在武汉初登舞台,到16岁在中和戏院以<十三妹>.<大英杰烈>.<翠屏山>赢得"挑帘红",直至完成"出荀入赵"自成一 ...
-
民国梨园盛世之十三位顶尖京剧名角儿|谭派|京剧|尚小云|余叔岩|程派|表演艺术家
自乾隆末年,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开始,中国戏曲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在程长庚.谭鑫培两位清末大家的开创下,京剧 ...
-
【文摘】《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12)
● <梨园轶话>出版于1938年,编者唐友诗为著名票友.新闻记者.该书虽多趣闻,然皆有一定事实依据,意在"借镜前辉,昭示来者". 九阵风之夫人 善作「胖袄」 戏班中的 ...
-
【文摘】《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11)
● <梨园轶话>出版于1938年,编者唐友诗为著名票友.新闻记者.该书虽多趣闻,然皆有一定事实依据,意在"借镜前辉,昭示来者". 雪艳琴劝溥侊入回敎 为本书内一段好材 ...
-
【文摘】《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7)
● <梨园轶话>出版于1938年,编者唐友诗为著名票友.新闻记者.该书虽多趣闻,然皆有一定事实依据,意在"借镜前辉,昭示来者". 四喜班花脸「郝大个」竟成比语 吞水喷 ...
-
【文摘】《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6)
● <梨园轶话>出版于1938年,编者唐友诗为著名票友.新闻记者.该书虽多趣闻,然皆有一定事实依据,意在"借镜前辉,昭示来者". 一幕因果报 王斌芬忘恩负义成恨事 ...
-
【文摘】《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5)
● <梨园轶话>出版于1938年,编者唐友诗为著名票友.新闻记者.该书虽多趣闻,然皆有一定事实依据,意在"借镜前辉,昭示来者". 九阵风以武旦挑班 最红时在宣统三年 ...
-
【文摘】《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4)
● <梨园轶话>出版于1938年,编者唐友诗为著名票友.新闻记者.该书虽多趣闻,然皆有一定事实依据,意在"借镜前辉,昭示来者". 「老佛爷看马虎子」 为李连仲留下的笑 ...
-
【文摘】《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3)
● <梨园轶话>出版于1938年,编者唐友诗为著名票友.新闻记者.该书虽多趣闻,然皆有一定事实依据,意在"借镜前辉,昭示来者". 钱金福脸谱妙处皆在眉子之中 刘砚亭模 ...
-
【文摘】《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2)
● <梨园轶话>出版于1938年,编者唐友诗为著名票友.新闻记者.该书虽多趣闻,然皆有一定事实依据,意在"借镜前辉,昭示来者". 汪大头面「碑」十年 「王八盖」为其用 ...
-
《梨园轶话》之“剧界轶闻”[下](唐友诗)
张文斌嫁梅兰芳 是剧中的话料 张文斌为过去名丑之一,先唱老生,天资过人,口齿伶俐,昔日在丹桂茶园与白牡丹(即荀慧生)首次演荀灌娘,张饰灌娘之兄,「荀长」因不明个人身世,将灌娘唤出问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