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1-(4)戈弗雷:圣墓守护者

(0)

相关推荐

  • 从艺术山到布鲁塞尔王宫,一路的特色建筑和趣味雕塑

    上一篇:同样是布鲁,差别咋就这么大? 艺术山在布鲁塞尔中央火车站南边,与刚才吃饭的地方就隔一个街区.19世纪末,喜欢大兴土木.有"建造者国王"之称的利奥波德二世将王宫西侧不远的这片 ...

  • 古老圣墓财富无尽,各路教派将其瓜分四分五裂,纷争不断

    穿过耶路撒冷的老城区,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圣迹随处可见,这座有4000年历史的城池上,刻满了征战和兴亡的印记,有时候可能踩过上千年的古迹也不无可能. 琳琅满目的铺子处处贩卖着来自中东地区以及古老东方的艺术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1-(1)戈弗雷公爵:围困

    第五部分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对很多人来说,应该是个熟悉的词汇.仅与此题材有关的影视作品甚至游戏就有不少.很多人真的是通过玩游戏而了解的这段历史.我们这里不对书中内容之外的做太多叙述,因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5(1)圣墓骑士子爵

    第35章 新浪漫主义:夏多布里昂和迪斯累利(1806-1830) 第一节 圣墓骑士子爵 所谓圣墓骑士子爵,即本节的主要人物,夏多布里昂的子爵弗朗索瓦-勒内(François-René de Chate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3)达扬接过指挥权

    第三节 达扬接过指挥权 6月1日,摩西.达扬临危受命,就任国防部长.还记得我们在49-2中说过的英国人奥德.温盖特吗,那位特种作战的先驱,以色列军事人才最初的培养者,"犹太人的劳伦斯&quo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2)拉宾:战前的崩溃

    第二节 拉宾:战前的崩溃 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了,开战前,双方对战争的结局预测恰好都与实际相反.以色列方面不管结局如何只有拼死一战.而埃及方面则是信心满满,纳赛尔的将军阿米尔则向纳赛尔保证百分之百的没问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1)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第53章 六日战争☆☆☆☆☆ 公元1967年 第一节 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六日战争,又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也有称"六月战争"的.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是比较重要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