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要塞红包给我的病人


1
张阿姨,今年65岁,2年前曾因右上肺腺癌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虽然老伴儿走得早,但好在儿子李斌争气。作为某大型公司的高管,李斌虽不能时常陪伴母亲左右,却也为母亲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让她可以轻松度过一个安逸的晚年。
因此虽然少了亲人的陪伴,张阿姨的生活倒也过得多姿多彩。今天跟姐妹出门旅游赏花踏青,明天跟朋友们细品香茗,后天再去听听讲座学习养生,好不惬意。
只是不知怎么的,从2017年年初开始,张其芳就突然开始了反复发烧。看是去医院看了,可针也打了,药也吃了,这发热就是反反复复降不下来,无法根除,只能长期使用激素把体温压下来。
更糟糕的是,在随后的检查中,医生还在张阿姨的肺里发现一个不明物体。于是张阿姨很快地去做了气管镜和全身PET-CT,但一番检查下来,病因依然暧昧不明。

图片与文中实际地点人物无关
来源:Pexels
肺里长的不明东西是什么?
反反复复的发烧早已让张阿姨心中萌生了一些不敢言明的猜想。回想起自己2年前右上肺腺癌的患病经历,有一个念头始终在她心中挥之不去——是不是,肿瘤复发了?
这一刻,张其芳浑身发冷,如坠冰窖,陷入了恐慌无助的旋涡。
2年过去了,可那段抗癌时期的痛苦却依然犹在昨日。尽管富裕的家庭使她并不担心治疗的费用,可整个疼痛和治疗的过程,对未知的恐惧,却跗骨之疽般啃食她对明日的期望。
在久治不愈,又没有明确诊断结果的当下,张阿姨迅速地陷入悲观中:自己一定是肿瘤复发了,一定是的,一定是的……
但她不想承认这件事,亦十分抗拒抗检查和治疗,只是掩耳盗铃般,不断靠着激素强行压下发热——好似只要不发热,身体就是健康的,就绝对不可能是肿瘤复发。
1
忘了说,张阿姨做的所有检查,每次去医院,都是家里的司机小杨陪着她去的。
至于为什么亲儿子李斌没有陪着生病的母亲去看病,实在是因为张阿姨去医院去的频繁,而李斌作为一家大型公司的老总,工作繁忙,日理万机,确实没有时间陪同。

图片与文中实际地点人物无关
来源:Pexels
于是这个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司机小杨的肩膀上。
隔三差五,一辆低调中又不失一缕张扬的黑色轿车便会驶过医院,稳稳当当地停在医院附近,那是张阿姨来做检查治疗了。32岁的司机小杨做事体贴又迅速,年老体弱的张阿姨尚未下车,前排的司机小杨便已经迅速地拎着一袋装满检查材料的小包跑下来,替张阿姨开了车门,再小心翼翼地扶着她慢慢走下车,走进医院。
“张阿姨,慢点走,不舒服和我说。”小杨的声音沉稳又温暖。
尽管每一次来医院,这儿都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但贴心的司机小杨却把张阿姨护得滴水不漏,先是妥妥帖帖地帮她找了个位置坐下后,才迅速地离开去办理一系列手续:“张阿姨,我先去办手续了,很快就下来找你,有问题电话我!”
张其芳疲倦地坐在靠椅上,无精打采地应了一声,便不再说话,只是木讷地等待司机小杨回来。待到他火速地办理好一切,再被他带着去做一连串繁琐的检查、治疗,然后昏昏沉沉地回家。
如此日复一日,疲倦裹挟着疼痛,推着张阿姨灌了铅的腿不断往前,三个月转瞬即逝。
纵使每次发烧总能被激素强行压下来,但张其芳的心中始终惴惴不安。“肿瘤复发”的担忧盘踞在她的脑海中,无声地嘶吼着,呐喊着,令她快要被内心的恐惧打倒。
直到这个时候,过惯了人优越舒心日子的张阿姨,又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一件事:病魔无情,即使是经济优渥的家庭,在疾病面前一样会感到无力——住单间病房又如何?吃最贵的药又如何?
生命,它对每一个人太一视同仁了,以至于这种“平等”,近乎于残酷。
3
见昔日老而无忧的母亲被病痛折磨至此,“李总”李斌又是自责又是担忧。这份为人儿女的心情沉甸甸地压在心中,连工作时也不免要分心想个一二。共事多年的亲密伙伴看李斌每日脸色暗沉,眼里血丝密布,知他是有心事,旁敲侧击地建议他先去处理好生活上的烦心事,再来忙工作。

图片与文中实际地点人物无关
来源:Pexels
而李斌考虑到早点陪母亲看好病,母亲早日恢复健康,自己也能认真工作。终于暂且放下手头堆积如山的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医院及专家,替母亲寻找看病的医生。
到底是大老板,人脉广,李斌托人打听介绍,很快就找到了中山医院感染科,在那里找到了潘珏医生。
一见面,司机小杨便按照李斌和张阿姨的吩咐,从包里掏出一个红包,直愣愣地摆在潘医生桌上,算是见面礼:“潘医生,你好!”
但张阿姨一家人忽略了一点:这里是医院,许多世俗间习以为常的“规矩”,在这个救死扶伤的地方可行不通。果然,潘珏医生面对眼前鼓鼓的信封,面色不变,一边埋头工作,一边把红包推出去,推得老远:“不用,你把材料给我就行了。”
司机偷偷瞄了一眼旁边的李斌,迅速地把红包收起来,然后像是无事发生般,面色自然地又从包里掏出一大叠检查材料,放到潘医生的桌上。
“那潘医生你看看我妈之前的检查结果,她之前一直发烧,老好不了。”李斌含着笑说。
潘珏医生接过材料,“哗——哗——哗”一页一页翻阅起来。多年的行医经验让她可以迅速从一大堆纷繁复杂的数据中辨认关键信息,然后细致地跟患者说明了从材料看出来的大致情况。
面对李斌,她也是如此,很快就跟张阿姨以及她随行的家属说明了问题,并收治了张阿姨,安排接下来的检查。而这一切,从张阿姨一家人进门到结束,不过短短几分钟。
这可让习惯了“社会规则”的李斌等人有些无所适从:这个医生,一不收红包,二只谈病情,一针见血,专业得甚至有些冷漠。但他们很好地把这缕犹豫藏在心里,只是在临走前,又掏出刚才那个信封,往潘珏手里塞:“潘医生,你收着吧,只是一点小意思,主要是以后还要麻烦你。”
潘珏医生有些无奈地上下打量了一眼李斌张阿姨众人,她明白他们之所以如此坚持,只是希望自己收了钱以后可以更尽心地救好生病的张阿姨。

图片与文中实际地点人物无关
来源:Pexels
只不过,没必要。
“收起来,你不给红包,我也会尽力治病的。”潘珏医生无语地叹了口气,语带严厉地又一次拒绝了。
4
张阿姨被收治入院,爱母心切的李斌便火速地买了一堆昂贵的补品,摆满了张阿姨的单独病房。随便,便开始得空处理公司的事情。毕竟那么大一家公司,作为老总也不能完全放着不管,既然现在母亲走上了正轨的治疗,那就可以暂时安心处理公事。
病房里,不时响起张阿姨与儿子谈话声,看似祥和,但一层看不见的阴霾却笼罩着这个单独病房——张阿姨已经在求医的路上碰壁无数次,而这次,选择中山医院感染科,选择了潘珏医生,这条路走对了吗?
答案,只能且走且看,用接下来的事实说话。
很快,在潘珏医生的指导安排下,张阿姨再次做了CT引导下肺活检,根据病理(见组织泡沫样细胞)、宏基因二代测序及微生物培养结果,迅速锁定了病因——致病的可能是真菌和厌氧菌。
不是普通细菌,更不是肿瘤。
“不是肿瘤!妈!”李斌拿着检查结果,靠在母亲床前,嗓音低沉,却压抑不住喜悦。张阿姨窝在被窝里,嘴角微微上扬,眼里却写着将信将疑。她当然希望自己不是肿瘤复发,可是病还没有治好,她的心依然悬在半空。
但没过几天,张阿姨的脸上就开始展露笑容了——在用了抗真菌、抗厌氧菌的治疗后,发热状况迅速好转,随访胸部CT病灶较前吸收,她确实在好转,在恢复健康。
这下,张阿姨终于放心了,原来自己真的不是肿瘤复发,只是兜兜转转没找对方向。原来这几个月的忧虑,不过是虚惊一场。

图片与文中实际地点人物无关
来源:Pexels
5
见自己终于恢复健康和活力,张阿姨又想给潘珏医生送红包了。
“儿子,你给潘医生送红包没有?”卧床的张阿姨天天催促自家那儿子,让他用这种最直接的感谢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谢意。
但这套在潘医生那儿可行不通。
于是哪怕三番五次,张阿姨、李斌、司机小杨三人分别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给潘医生塞红包,都毫无疑问地被拒绝了。
弄到最后,潘珏医生已经无话可说,只能皱着眉,一见到他们塞红包就走人。
就这样,当张阿姨完全恢复健康出院时,潘珏医生心中竟然有一丝庆幸:这个成天硬要塞红包的病人终于出院了,可喜可贺!
可没想到,执着的张阿姨并没有放弃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送钱不行,那我送其他东西。
于是张阿姨刚出院不久,就飞速地托人定制了一个极其精致,甚至有些奢华的大相框送到医院,说是要大张旗鼓地表彰潘珏医生,让其他病人和医生都知道。
不仅如此,她还三天两头打电话问院办的人:“我做的相框,你们拿给潘医生了吗?”
院办的人对这位“啰嗦”的患者不胜其烦,潘珏医生赶紧把这架“豪华”相框拿了过来。但她并没有把相框摆出来,因为这架相框实在是过于显目吸睛,过于张扬了——谁叫这是张阿姨一家人送的呢?确实很有她家财大气粗的风格。
两个月后,司机小杨又带着张阿姨来病房回访了。这次见面,司机小杨没有一见面就塞红包,倒是恢复了活力的张阿姨环顾四周后,连珠炮似的抛出一连串问题——
“潘医生,我送你的相框,你怎么没有挂在墙上啊?”
“是不是因为我只做了你一个人的,没有放其他医生,你有顾虑?”
“那我回去重新给你做,做你们一个团队的挂在走廊上,做一张你自己的放在办公桌上,再做一张放在病房里面……”

图片与文中实际地点人物无关
来源:Pexels
张阿姨说个不停,问个不停,聒噪得像夏天的蝉,又有些可爱得像个邀功的小女孩,总之就是完全不像一个久经世故的老年大妈,潘珏医生只能很无奈地扶着额头,任由她兀自地自说自话。
可两分钟过去了,这个张阿姨还没说完。
潘医生只能先打断她的话,摇摇头认真地答道:“你要感谢我们的话,就去写封表扬信。”
“一封感谢信怎么行?”张阿姨瞪大了眼,双唇嗫嚅,似乎想这样说。
话到嘴边,忽然对上潘珏医生那双清澈而又睿智的平静眼睛。张阿姨突然顿住了。沉默片刻,她轻轻地笑了,点点头:“好,那就表扬信吧。不过……”
张阿姨忽然压低了音调,神秘兮兮地凑近潘医生,小声道:“以后潘医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给我说,我儿子是XX公司的老板!”
潘医生无奈地扭头,看着这个执意要通过物质感谢自己的老年大妈,不由得在心中叹了口气:有时候病人的感谢太殷切,也是一件麻烦事啊!
潘医生有话说:
医生工作繁忙辛苦,所以假如你想表达对医生的感谢,其实很简单:配合医生治疗,做一个听话的好病人,那就够了——而且这也会让你更快恢复健康。
至于其他方式的感谢,真的不必要。说到底,医生也是人,和医生交流真的很简单:真诚待人,将心比心。
————————————————————
*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名字均为化名,部分信息有模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