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标准放宽,造车新势力接得住这份大礼吗?
相关推荐
-
汽车大观| 新能源汽车准入欲放宽,“鲶鱼”争夺战上演?
"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这是21年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吉利汽车生产准入机制的请愿.在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今天,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也都曾为企业生产资质与产品准入发愁. ...
-
大幅放宽准入标准 新能源车市将“绝处逢生”?
2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表示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 ...
-
氢云观察:网传《汽车代工办法》曝光,难道是想借车市寒冬控产能?
众所周知,申请汽车生产资质异常艰难,因而对于造车新势力们只能另择他途:买壳或代工. 至于选择买壳还是代工哪种模式更好?双方阵营一直争论不休. 自建工厂的威马说道:"如果选择代工生产,我会天天 ...
-
发改委发了8张电动汽车牌照,为什么一家互联网车企都没有?
互联网公司的造车运动已经过了最初的喧嚣期.大浪淘沙,有些新创公司和项目已经原形毕露,有些则显得力不从心,能真正坚持下去的只是少数. 1月5日,国家发改委核准了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纯电动 ...
-
为代工铺路?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在汽车市场向头部企业聚集,造车新势力崛起,车市寒冬持续,外资开始在华建立独资企业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原有的政策规定已经不能适应于新的市场发展.从2018年开始,汽车产业政策进入快速 ...
-
新版“企业及产品准入办法”颁布 造车新势力终于能合法“造车”了?
通过代工.挂靠集团企业等方式获得生产资质,造车新势力在与传统车企的合作中,仍然处于被动地位.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造车新势力没有自己的生产资质,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尝试,有时受到合作企业的掣肘,可能也很 ...
-
沈晖、何小鹏力挺李斌,财报和销量不是衡量造车新势力的唯一标准
近日,由于2019年第二季度发布和前CFO谢东萤离职的原因,蔚来汽车(以下简称蔚来)再次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 自诞生之初,蔚来汽车就始终没有离开过舆论中心,这次讨论本不应该引起外界太大的好奇.然而这次 ...
-
特斯拉20多万能买到!叫“造车新势力”咋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全球著名的工业产品制造商全都来中国建立产区了,特别是汽车行业,他们几乎是最早来到中国的.比如大众.比如通用.如今,就连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企业也纷纷将镜头对准了中国. 这不,早先 ...
-
动点汽车:造车新势力陆续增员中,战场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造车已经是一个新的赛道,这个赛道将孕育极大的机遇.除了已经在市场上卖车的几个新造车势力,现在陆续有新的成员加入进来.这些成员都分别处于不同的领域,或者是相关的产业链,而参与到新能源车这个主赛道,无论是 ...
-
三大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地位不稳,后来者正急起直追
国内几大互联网造车企业纷纷公布了它们一季度的销量数据,以往国内将蔚来.小鹏.理想成为三大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不过如今市场正发生重大变化,它们均面临各自的挑战者. 蔚来依然是三大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之首,它 ...
-
造车新势力神话破灭!小鹏汽车即将跌破上市价,一季度净亏7.8亿
和讯网汽车综合.5月13日下午,小鹏汽车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总交付量为1.33万辆,总收入29.51亿元,净亏损7.866亿元,现金储备362亿元. 具体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小鹏汽 ...
-
博世徐大全:造车新势力半年超生了三四十家
刚刚参加完北京车展,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大全感慨:我个人算了一把,造车新势力企业一共一百多家,去年11月我统计是六七十家,看来这半年又冒出来三四十家造车企业. 造车行业泡沫化严重. 文丨大出行 ...
-
博世徐大全:新能源车突飞猛进,我们怎么看造车新势力?
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 "新能源车发展太快,对我们打击很大,因为内燃机的相关业务几乎占我们销售额的一半."11 月 23 日,在博世造车新势力技术交流会上,执行副总裁 ...
-
特斯拉刹车失灵,中国造车新势力却遭遇三连锅,二者有何关联?
新势力蔚来工作人员车展辱骂客户?蔚来高管回应:是客户. 这两天,针对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杂事很多,有网友怀疑:是有人在转移视线? 本来这几天全国都在热议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却突然间,在网上掀起一股风,为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