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这部书
相关推荐
-
一位67岁大爷感慨:在闺女家住了半年后,我才明白谁能给我养老
导语:老人到了晚年养老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老伴儿走得早只剩一个的,很多老人都说等自己老了去养老院,不给儿女添麻烦.可是真到了那时候,可不见得真的能去,一是儿女不能同意,二是老人内心 ...
-
如果你有2套房, 会分一套给女儿吗? 3位母亲的回答很现实
伴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很多夫妻在老人的劝导下生二胎,也有一些中年夫妻主动响应二胎.生二胎时,很多夫妻渴望能生个女娃,这样就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不至于今后的负担太重,压力大. 生女儿的主因是生养条件低, ...
-
以前农民靠种地就能养家,为啥现在却不行了,还要出去打工挣钱?
文/农夫也疯狂 二胎政策放开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之前有专家说这两年会迎来生育的高峰期,尤其是在农村会有一大部分人加入到"拼二胎"的行列中.然而事实却有点让专家失望,因为和过去不一样了 ...
-
三岁看老,绝对是真理
如果你给孩子买了好吃的,可是你自己想吃一口孩子都不让,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不管有多优秀,你都要给自己留够充足的养老金,三岁看老绝不是盖的. 本人70后,我有个表妹,比我小六岁,是我三姨独女,从小就自私,用 ...
-
《生活之书》217、心物一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e9664f0102zkuz.html 昨晚,浏览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浙江武术家蒋文先生发了一张图,并有感慨. 在某小区的一排垃圾桶上横 ...
-
《生活之书》216、一首老歌的故事
<生活之书>216.一首老歌的故事_陈全林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e9664f0102zkut.html 今天澄源跟她母亲通话.聊天. ...
-
《生活之书》215、“事无对错,但有因果”与“不论是非,只问因缘”
<生活之书>215."事无对错,但有因果"与"不论是非,只问因缘" 第一句是南怀瑾先生语,第二句是当代大居士李家振的话.南先生天下皆知,李先生是佛门 ...
-
《生活之书》219、人心能静
曾国藩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 我喜欢这句话.这也是近两年你父亲的体悟.人心安宁下来,就没事了. 古人主张"静以修身".曾国藩是大儒,其言算是 ...
-
《生活之书》221、道隐无名
我画了一幅山水画,里面有个红衣僧站在松树下望着远方,一位朋友看了画,问我: "老师,他站在树下望什么?老师平时画的一般是坐着的红衣僧人.这幅画整体看着舒服." 他在树下望什么? 望 ...
-
《生活之书》208、对生命中的“损友”勇敢说“不”
人一辈子会遇见很多种朋友,孔子说人"益友三,损友三",总会有三种有益的朋友,三种损友.有些损友带给人的不仅是烦恼.伤害,甚至是巨大的灾难. 益友总会鼓励你,帮助你,玉成你,关怀你, ...
-
《生活之书》207、闲评《石门颂》,道通艺自通
朋友丹辉在临写<石门颂>,并把自己临写的作品放到"小伙伴群",我看后说: 丹辉临<石门颂>,更飘逸一点为好.<石门颂>是汉碑里最有仙气.最自由活 ...
-
这部书为什么能够获得“2020年度中国好书”?
202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2020年度中国好书"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台CCTV-10央视科教频道和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33种年度&quo ...
-
这部书是元代经典剧本,据说红楼梦受其影响很大,这是什么书?
<红楼梦>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部成书于清代的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其作者曹雪芹也成为一代文豪. 实际上任何伟大作品的出现都不会是凭空产生,比如我们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