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读懂沉默背后的深意,才是真正的高手

曾经,我在意自己听到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是了解一个人的最快途径。听多了,自然就明白了对方的观点和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人总有欲言又止的时候,那些不曾说出口的话似乎更有深意

1

上周小组讨论的时候,办公室前所未有的安静,当一位实习生讲解了自己的策划方案时,没有人提出修改方案,而是很统一地点点头。连负责带他的那位老员工蓝哥也只略微看一眼方案,跟着点点头,道,拿去给主管看吧。
蓝哥平时对实习生都比较严格,总会给新人提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而这一次,却一改常态,着实令人好奇。
在吃午饭的时候,我逮着机会便问蓝哥,怎么突然变得如此佛系。他笑笑,说:之前他做的方案我都会帮他改掉好大一部分,再递交给主管,但总感觉他并不领情,有股傲气,认为自己的方案比我修改过的好。但碍于面子,也不好和我直说,从一些小事上表示对我不服,既如此,何不让他去展示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
这位实习生那天明显比以往都高兴,兴许是没有人指手画脚是件令人称快的事。但好景不长,当他把自己的策划案上交后,迎来的却是一顿痛批,主管对这个方案非常不满,让他重做。实习生瞬间跌落谷底,一脸怨怼,面色非常难看。
经过这次的教训,他才知道,之前几次能被主管表扬,完全是因为有蓝哥帮忙指点,而不是自己有多厉害。
经过这件事,实习生凡事都要过问蓝哥,若遇到蓝哥缄口不言时,他便会非常紧张,因为他现在知道了,没有说出的那部分话有多重要。
有时候,沉默并不是认同,只是懒得跟无知的人说废话。

2

有一位朋友最近在和她的男朋友闹矛盾,换做以前,她早在我面前哭诉几番了,数落对方的种种“罪行”,但每回都过不了几天她就原谅了男朋友,跟没发生过什么事一般。可每一次让步,并没有得到对方的谅解,对方反而是变本加厉地不予以理睬,让问题一直存在。
而这次,她却只是风轻云淡地描述了一下吵架的原因,便埋头工作,不再理会,回到家也不再争吵,只自顾做自己的事情。
起初,她男朋友以为她改了脾性,不再为一些小事而生气,还为这事而感到高兴。她持续保持着不温不火的态度,没过几天,对方就慌了,开始到公司楼下来接她下班,每次还抱着一束玫瑰。
她跟我说,这次她不生气了是因为对他不再抱任何希望,大不了就分手,没了他可能过得更舒坦。当想通了这一点,就不再歇斯底里想讨个说法,争吵自然就不见了。
但令她意外的是,沉默比争吵更有力量,曾经吵过无数次的架,却不曾得到过对方的安慰,而这次,因为沉默而让对方慌了神。她说男朋友第一次向她低头,寻求原谅并开始反思自己。
有时候,沉默比发声更有力量。

3

在古代,皇帝也喜欢用沉默来处理一些事务。在他批阅奏章时,经常会用到一句话,那就是“知道了”。这句话其实就像老师在学生作业本上写“阅”字的意思差不多,只表示看过了,却没有说出自己的看法。
皇帝的意思很可能是同意,也可能是不同意。他用沉默来回避一些棘手的或者是他不想处理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也经常用类似的方法来规避一些特殊事务。比如看到一条信息而不及时回复,或者看到一封邮件只是查阅却不处理。既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又能给自己争取更多思考的时间,可谓一举两得。
古人常说,沉默是金,或许是因为沉默中隐藏了丰富的意蕴。你若能善用沉默、读懂一个人的沉默,就是真正的赢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