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新简·建武四年甲渠言部吏毋犯四时禁者书

(0)

相关推荐

  • 居延新简·居延令移甲渠吏迁补牒

    1974年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址.简册一共5枚(编号EPF22:56-60),这是一份东汉建武五年八月甲辰(公元29年8月31日)由居延县令签发的一份官吏任免草拟文件.简牍均长22.7厘米,其 ...

  • 二、劳 动

    三国时人口之稀少既如上述,而不生产之分子则较汉时或有增无减,所谓不生产之分子,如将士.官吏.妃嫔.伎妾.豪强,皆其甚著者也.魏之将土,极盛时当不下六七十万人, 晋书文帝纪载诸葛诞作乱时司马昭所上表有云 ...

  • 桓公四年—秦国终于登上《左传》头条了

    说到春秋战国,秦国为大家津津乐道,但春秋初期,秦国是无名小国,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基本是郑国.齐国.鲁国之类的,那么什么时候秦国才被注意的呢?就是芮国的芮姜驱逐了儿子芮伯万,秦国侵袭芮国,好巧不巧,轻敌了 ...

  • 居延新简•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

    1974年8月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址内.简册由10枚简组成,每简长22.8厘米,前两简宽2.5厘米.其余8简宽1.4厘米.全文200字(编号为EPF22:70-79).内容为东汉建武三年(25 ...

  • 居延新简·居延都尉府致甲渠候官檄书

    认识文物 图版释文 点击图片查看高清大图 + 阅"牍"延伸 一 为便于了解这件檄书记载的内容,先将檄书发出前的时间顺序罗列如下: 公元28年12月20日(建武四年十一月壬辰):卅井 ...

  • 居延新简·建武七年窦昭公到高平还道不通军情书

    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木牍一枚(原始编号:74EPF22:325),正背面两行书写,长22.7厘米,宽1.7厘米.此简是汉代官府办公所用的标准"两行"木牍.简文记载了几件不 ...

  • 居延新简•建武三年七月万岁候长宪上书

    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木牍2枚,编号EPF22:61-62,长22.4厘米,宽2.8厘米.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简文所记为甲渠候官万岁部候长宪上报甲渠候官书.上报的具体事情如简文记载: 建武 ...

  • 元史纪事本末卷二

    科举学校之制 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诏议立科举法不果行元自太宗下中原用耶律楚材议命朝臣厯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聴得东平杨英等若干人皆一时名士而廷议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至元初 ...

  • 居延新简·建武六年尚林等被劾状

    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第68号探方中.木简11枚,原编号分别是:EPT68:111.109-110.113.108.112.114-105-107.116.顺序是出土后复原的.内容是候长擅自 ...

  • 居延新简·塞上烽火品约

    1974年8月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16号房址内.共17枚(简号为EPF16:1-17).松木,每简长39厘米.宽1.5厘米.厚0.2厘米.每简文字前有一墨点,作为每条品约的起始处.每简容字多者50字, ...

  • 居延新简·捕斩匈奴虏、反羌购赏科別

    1974年8月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址内.简册共14枚(原始编号EPF22:222-235),多残断,完整者长23厘米,宽1厘米.能释读者248字.中间有缺简,内容略残,但整个文书内容是清楚的. ...

  • 居延新简·《苍颉》篇

    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竹简1枚(简号EPT50:1),正反面书写.简长23厘米,宽1.1厘米,厚0.3厘米.该简是目前河西汉简中所见最为完整的<苍颉>篇首章部分文句.简末二字&qu ...

  • 居延新简•甲渠候官祠社祷祝文

    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木简6枚(编号EPF22:830-832.544.835+836.866),均有残断.文意不连贯,当还有缺简.这六枚汉简均出土于甲渠候官编号第二十二号房址内(EPF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