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新简·《苍颉》篇
相关推荐
-
西汉竹书《苍颉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点击图片进入微店购买报纸 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受社会捐赠的3300余枚西汉竹简,被命名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其中 ...
-
《金城书画沙龙》——张德芳“谈出土汉简与书法传承”邀请函
张德芳(1955-),甘肃永昌人.甘肃简牍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甘肃敦煌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第一层次 ...
-
史上最高清|二玄社《简牍名迹选》10倍量的敦煌马圈湾汉简
汉简书法运笔多灵动活泼,笔姿奇态横生,风格上看更是千姿百态,仅马圈湾出土的汉隶书简,就已经呈现出的风格形式多变,率意天真.质朴古雅.自然茂美. 1979年对马圈湾烽燧遗址及周边堆积进行的试掘共出土简牍 ...
-
《出土文献》|张传官:汉简《苍颉篇》释读举隅
汉简<苍颉篇>释读举隅 张传官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本文以汉简<苍颉篇>的释读为中心,通过旧有材料的新 ...
-
1901年,斯坦因发现精绝国
1901年,精通八国语言的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为了打假来到了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有天闲逛时,他被一个孩子玩得两块写有字迹的木板惊住了,换做别人不会认识,而他马上认出了这些歪歪扭扭的文字是印度古文字佉卢文 ...
-
居延新简 《急就篇》
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两行书木牍(简号 EPT5:14).长18厘米,宽 2.1 厘米.正反面书写,内容是<急就篇>第一章文句.对研究<急就篇>的版本流传.书写形式.文 ...
-
居延新简•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
1974年8月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址内.简册由10枚简组成,每简长22.8厘米,前两简宽2.5厘米.其余8简宽1.4厘米.全文200字(编号为EPF22:70-79).内容为东汉建武三年(25 ...
-
居延新简·塞上烽火品约
1974年8月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16号房址内.共17枚(简号为EPF16:1-17).松木,每简长39厘米.宽1.5厘米.厚0.2厘米.每简文字前有一墨点,作为每条品约的起始处.每简容字多者50字, ...
-
居延新简·建武四年甲渠言部吏毋犯四时禁者书
1974年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址内.木牍2枚(编号EPF22:49.50).牍长22.8厘米,宽1.6厘米.第1枚为标题,第2枚是正文,转述府书内容,背面署有"掾谭".该简 ...
-
居延新简·捕斩匈奴虏、反羌购赏科別
1974年8月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址内.简册共14枚(原始编号EPF22:222-235),多残断,完整者长23厘米,宽1厘米.能释读者248字.中间有缺简,内容略残,但整个文书内容是清楚的. ...
-
居延新简·建武六年尚林等被劾状
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第68号探方中.木简11枚,原编号分别是:EPT68:111.109-110.113.108.112.114-105-107.116.顺序是出土后复原的.内容是候长擅自 ...
-
居延新简·居延令移甲渠吏迁补牒
1974年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址.简册一共5枚(编号EPF22:56-60),这是一份东汉建武五年八月甲辰(公元29年8月31日)由居延县令签发的一份官吏任免草拟文件.简牍均长22.7厘米,其 ...
-
居延新简·建武七年窦昭公到高平还道不通军情书
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木牍一枚(原始编号:74EPF22:325),正背面两行书写,长22.7厘米,宽1.7厘米.此简是汉代官府办公所用的标准"两行"木牍.简文记载了几件不 ...
-
居延新简•甲渠候官祠社祷祝文
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木简6枚(编号EPF22:830-832.544.835+836.866),均有残断.文意不连贯,当还有缺简.这六枚汉简均出土于甲渠候官编号第二十二号房址内(EPF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