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崩乐坏”到“礼乐重构”

(0)

相关推荐

  • 读荀恨晚

    瓷版画"八圣人"中的荀子.新华社资料片 王蒙 荀子曾经与孟子齐名.前者主张性恶,后者主张性善.当然,孟子衔居"亚圣",荀子在后世的影响比不上人家,这与时间的先后 ...

  • 论语:雅颂各得其所(9-15)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礼不复.孔子极度推崇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时时缅怀周公所规范的礼乐制度,于是致力于订正礼乐,期望以乐正礼,恢复周公之礼. 子曰:"吾自卫反鲁, ...

  • “文明以止”:中华民族理性的文明发展观

    [核心提示]"文化中国"的信念内含一种以华夏民族的礼义文明引领.融合与统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俗习性之多样性差异的文化理想,而在追求实现这一文化理想的过程中,无论是"用夏 ...

  • 流传4500年“礼乐文明”的代表 箫韶乐舞

    山东曲阜孔庙恢复祭孔活动已经有四分之一世纪了.每次祭孔大典上,祭孔乐舞都是最华彩的篇章.然而,在观赏祭孔时,新奇过后,人们往往感到不解与困惑:这是什么?从哪里来的?表达的什么意思?因缘际会,多年参与祭 ...

  • 《荀子·乐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①,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 ...

  • 干春松 | 教化与感动:儒家与中国美学传统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 本文来源:<孔学堂>(中英双语)2021年第2期. 摘要:儒家强调审美活动的教化指向,在制礼作乐的过程中,乐要服从于礼仪秩序建构的需 ...

  • 荀子主张“性恶论”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 荀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与孟子性善论的观点不同,他主张性恶论,通过礼乐教 ...

  • 周孔之道倡扬怎样的“成人”之礼 张自慧

    . 周孔之道倡扬怎样的"成人"之礼 --张自慧教授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的演讲 . 思想者小传 张自慧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 荀子“性恶论”视阈下的礼法关系( 散文百家·下旬刊)(李东升)

    2020-11-16 06:57:32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摘 要:荀子基于 "性恶论"以"心有征知"作为"化性起伪"的关键条 ...

  • 杨华:“礼崩乐坏”新论——兼论中华礼乐传统的连续性

    摘 要:"礼崩乐坏"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基本话语,春秋战国之际是历代公认的礼崩乐坏时期.但是,历史上很多时期都曾出现过所谓的礼崩乐坏现象,尤其是王朝末年.动乱时期,礼乐坏废.道德陷溺 ...

  • 封建礼乐话西周(二)——周族文武定天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联军于朝歌郊外的牧野一举击溃商军,并于次日攻下朝歌,国祚绵延五百多年,曾经十分强大的殷商帝国颓然倒下,从此开启了周朝八百年王朝. 73.1牧野之战-决定商周命运的一战 探 ...

  • 封建礼乐话西周(九)——夷暴厉贪同共和

    西周在国初武成康三王的持续努力下,创造了'成康盛世':又经历了五位守成之君昭.穆.共.懿.孝,国力虽衰.但余威仍在:却在第九位周天子夷王手中走向衰落的快车道. 80.1<玉帛之路--穆天子西巡&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一)——烽火诸侯别长安

    昙花一现的'宣王中兴'后,西周迎来了王朝的最后一位天子.由于宣王后期不修政事.穷兵黩武,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增加了平民的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所以周幽王即位后,面临着比历代周王更加艰难的政治局面和经济状况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三)——礼乐昌明育文化(上)

    如果说'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立国之本(政治制度),'井田制'是西周的安民之本(经济制度),那么礼乐制就是西周的文化之本(文化制度). 84.1礼乐制为西周各项政治制度服务 礼乐源自先民的祭祀活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三)——礼乐昌明育文化(下)

    (--接上一节) 4.乡学的酬酢之礼 '酬酢',原意为宾主互相敬酒,泛指交际应酬.虽然网上一度盛传西周严格禁酒(周公作<酒诰>,西周不再以酒器为陪葬品,改为列鼎),但实际上西周只在初年短暂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四)——西周的政体官制

    政治体制是指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使国家机器能正常运转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工作方式等具体制度和规范. 86.1西周等级制度下各层级的主要社会作用 西 ...

  • 封建礼乐话西周(十五)——西周的农业生产

    夏商周三代的经济模式,虽然都是以农业为主,但夏代有一定的游牧.渔猎性质,商代则有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直到西周将井田制度化,中国才真正确立了以农业生产为本的经济模式. 88.1中国先秦时期--夏商周 ...

  • 化学:对知识与方法进行重构

    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传授基本观念和关键能力,辨析科学事实:二是启迪科学思维和方法,解决真实问题:三是培育科学精神和品质,认识学科价值:四是弘扬爱国精神,树立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