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镛韩天衡润格散谈印人入市问题
相关推荐
-
民国上海的寿山石圈
吴昌硕篆刻 田黄石印章 88g 以琉璃厂为代表的北京古玩市场在晚清民国时期发展迅速,带动了寿山石的民间交易与收藏活动,而在中国的南方,几乎是同一时期,上海的古玩市场亦显得如火如荼.五口通商之后,上海成 ...
-
由文雅到张扬,南吴北齐的篆刻艺术,嘉德辛丑年春拍
1921年,吴昌硕曾为齐白石定了一份润格,润格中说白石"吟诗多峭拔,其书画墨韵孤秀磊落,兼擅篆刻,得秦汉意".这年吴昌硕78岁,已经移家上海十年,成为名满天下的西泠印社社长:而齐白 ...
-
王镛:林散之是当代草圣,名不副实,因为他写的不是草书|王羲之|书法|行草书|草书|林散之|王镛
林散之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在书法方面,擅长草书,由于他在书法方面出名很晚,可谓是大器成,有行内人指出,林散之之所以出名较晚,主要是他在出名以前一直在"修养",积累了技. ...
-
石开先生谈对韩天衡、刘一闻、王镛和自己的认识,附作品!
顷接来函,要我谈谈对韩天衡.刘一闻.王镛三人篆刻的看法,这倒是我愿意的.因为我与这三公的双边关系不错,对他们的艺术又都很景慕,虽然我的看法不免有偏见,但作为同行间的知己知彼,想诸位读者也愿意了解. 谈 ...
-
王镛:谈大画与小画处理的不同
'画理画外' 让您发现不一样的美 上世纪80年代前期,我一直尝试各种表现手法.80年代后期,经历了"美术新潮",经过对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画遭遇的反思,我反而坚定了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绘 ...
-
吴昌硕代表作再现!韩天衡、王镛、石开携当代30位重磅篆刻家从创作、心得、手稿...全面解读篆刻之路!...
"墨渖"为"墨汁", 罚饮墨水一升曾是一种社会风尚,<隋书·礼仪志>载:"字有脱误者,呼起席后立.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无可取者 ...
-
【视频】王镛先生谈陶瓷印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 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 ...
-
【砚边谈艺】王镛:民间书风的一面旗帜
文艺之事,在一些人眼中,仅仅是糊口的一个营生,与卖瓜子.做泥瓦工并无二致.然而对于有些人,却由兴趣而后成为一种职业习惯,肩负一种文化责任. 一堆木头石块,在有些人眼中,那最多被看做是一些建筑的辅料:换 ...
-
王镛谈吴昌硕为什么如此伟大?
王镛谈吴昌硕为什么如此伟大?
-
王镛|书画印跨界谈
书画文化 在中国当代艺坛,王镛先生是一位学术修养深厚而艺术风格卓立的大家,他在书法.篆刻和山水画多个领域都有丰厚的成果,影响跨越书.画.印"三界",堪称独特的"王镛现 ...
-
石开来信|韩天衡、刘一闻、王镛篆刻的一封信:知己知彼
顷接来函,要我谈谈对韩天衡.刘一闻.王镛三人篆刻的看法,这倒是我愿意的.因为我与这三公的双边关系不错,对他们的艺术又都很景慕,虽然我的看法不免有偏见,但作为同行间的知己知彼,想诸位读者也愿意了解. 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