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最全面的“引经药”讲解(附歌诀)|柴胡|黄连|白芷|黄芩|黄柏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有别于西医用药的观点,中医治风湿病很重视引经药。

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药,其源远流长,起源于药物的归经理论,民间以形补形理论亦源于此。清·尤在泾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病有病所,药有药位,辨证上加入引经药可以提高疗效。

1

按经脉选药:据历代医家经验,常用的引经药

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

足少阴肾经:独活、肉桂(桂枝)、知母、细辛;

足太阳膀胱经:羌活;

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阴脾经:苍术、升麻、葛根、白芍;

足阳明胃经: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阴心包经柴胡、丹皮;

手少阳三焦经:连翅、柴胡;

上焦:地骨皮。中焦:青皮;

下焦:附子;

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等。

可按风湿痹证所在经脉选用。

2

按病位选药:实为按经选药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头部风湿痹痛:虚证选川芎、白芷;实证选柴胡、勾藤、水牛角。

颈项痛:风重选羌活;热重选葛根;强硬选葛根、白芍、细辛。

肩背痛:用羌活、黄芩、桂枝、葛根。

胸部挤压痛:用香附、枳壳。

胁痛:选柴胡、郁金。

肩臂痛:有主张从痰湿治疗,选丹溪指迷茯苓丸加味,重用祛痰药。

上肢痹痛:选羌活、防风、桂枝、桑枝、茯苓、陈皮、姜黄、白芍、鹿含草、银花藤、天仙藤。

背痛:常加羌活、防风引经,肥人少佐附子,气滞血瘀加生姜黄,肾精亏虚,督脉失养须加狗脊;背部痹痛剧烈而他处不痛者,用九香虫温阳理气,并配以葛根、秦艽;病变在腰脊者合用蜂防、乌梢蛇、地鳖虫行瘀通督,并配以川断、狗脊。

背脊痛:用石南藤、菖蒲。

腰痛:通用补肾药可选杞子、巴戟、鹿角胶、狗脊、杜仲、川断;肾阴虚可选黄精、熟地、石斛;肾阳虚选巴戟、仙茅、仙灵脾、葫芦巴等;有些腰痛可用白术、食疗用栗子、猪腰;腰骶部痛弯腰下蹲受限,加伸筋草、赤白芍等;剧痛加花椒、香附、玄胡。

两髋痛剧:属热者选加公英、地丁、板兰根;热入腰间之痛用稀莶草、海桐皮。

下肢痹痛:可选独活、牛膝、防己、木瓜、椿根、川太、五加皮、杜仲、白芍、小活络丹等。

足跟痛:一般肾虚引起,如见湿热下注,可在补肾基础上伍用木瓜、青黛等。

此外,注重关节痛加松节、乳香。肌肉痛加桑枝、桑寄生。四肢关节痛均可加藤枝类药,如忍冬藤、鸡血藤、伸筋藤、天仙藤、桑枝、桂枝等。周身骨痛加当归、威灵仙。

3

另外,病位深浅用有别

病在肌肤经络者,一般以防风、麻黄、桂枝、银花、连翘、青风藤等辛散之药;

筋骨者用白芥子、白附子、川芎、草乌、附子、马钱子及虫类之药;

脏腑者用补益之药。

热在气分用生石膏、知母;

营血用生地、丹皮、玄参等;

4

引经与归经

引经是归经与配伍的结合,通过引经可改变其它药物的作用方向或部位,或使其作用侧重或集中于特定的方向和部位。易水学派张洁古依据《内经》理论,对药物的引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取各药性之长,使之各归其经,则力专效宏。

如泻火药中:

黄连偏泻心火,

黄芩偏泻肺火,

知母偏泻肝火,

木通偏泻小肠火,

石膏偏泻胃火等。

张氏又认为:

用柴胡泻下焦之火,必佐以黄芩;

用柴胡泻肝火,必佐以黄连,

可见黄芩、黄连为引经药。

又如:

太阳、小肠、膀胱经病,在上用羌活,在下用黄柏;

阳明胃与大肠经病,在上用升麻、白芷,在下用石膏;

太阴脾和厥阴肝经病用白芍引之,

少阴心和肾经病用知母引之等。

张氏强调遣药的专司。古人云:“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临床在辨证的基础上,明白药性专司、制方专主之理,酌情加入引经药,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引经药主要有以下作用:

  • 引药上行

《本草求真》曰:“桔梗系开提肺气之品,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如参苓白术散,借桔梗载诸药上浮,引归于肺,益肺利气,借肺之布精而养全身,倘若把它当作平喘之品删掉不用,则违背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立法本义,疗效难著。王清任所创血府逐瘀汤以桔梗载众祛瘀之品上行,以除胸中之瘀;

《伤寒论》中三物白散亦用桔梗引巴豆上升,以祛除胸中寒实,有学者通过实验提示了桔梗在该方剂中的“引向”作用,如果去掉桔梗,则仅能涤除腹水而不能荡涤胸水。临床亦有“诸根多降,桔梗能升”之说。

  • 引药下行

《本经逢原》曰:“丹溪言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筋骨痛风在下者宜加用之”,从历代医家的推崇至现今的高校教材均明确提到牛膝的“引药下行”之功,故牛膝可作为身体下部疾病的引经药使用,临床上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下肢肌痿无力等症,常随方加用,疗效颇著。

旋覆花是治疗呃逆上气的一味“引药下行”之品,临床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说。

  • 引药入病所

引药达病所的药物,临床使用十分广泛,如桑枝引诸药达臂与手指,羌活引诸药达上肢,独活引诸药达下肢,少阳头痛专柴胡,巅顶头痛用藁本,太阴头痛选苍术等。

  • 引火归元

金匮肾气丸中的肉桂即是一味引火归元之品,在虚阳上越的戴阳证、阴盛格阳的格阳证中常用之。

  • 引气归元

焦树德教授认为,砂仁可“引气归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反复发作,表现为肺肾气虚或虚多实少者,平时服用七味都气丸加砂仁,对改善肺肾功能、增强免疫机能、减少复发有显著疗效。

  • 引气上升

升麻、柴胡在补中益气汤中引清气上升,使该方显益气升提之功。日本学者报道,去除升麻、柴胡该方只有补益气血之功,而不能益气升提、升举下陷之脏器。

  • 引血下行

镇肝熄风汤重用牛膝为君,即取其引血下行之功,以防“血之余气,并赶于上”之“气厥”。临床观察,该方删除牛膝而用于高血压病人,对眩晕一症的疗效大为逊色。

  • 引邪外达

柴胡可开邪热内闭,使邪气从内达外,为医家临证所习用。

  • 引邪下行

玉女煎中牛膝引邪热下行,以降上炎之火;四妙丸中的牛膝也起引热下行作用。

附: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

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

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

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

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

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

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

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

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

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

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

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

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

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

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

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

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

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

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

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

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

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0)

相关推荐

  • 中药中的18种“靶向药”

    中医大师告诉你,中药中的18种必用定位靶向药,中医爱好者都应该知道,别错过 1.四肢必用定位靶向药 上肢疼痛一一桑枝 下肢疼痛一一牛膝.肉桂 四肢疼痛一一威灵仙.桂枝 四肢类风湿疼痛一一雷公藤 2.五 ...

  • 收藏!最全面的“引经药”讲解(附歌诀)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有别于西医用药的观点,中医治风湿病很重视引经药. 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药,其源远流长 ...

  • 引经药讲解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有别于西医用药的观点,中医治风湿病很重视引经药. 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药,其源远流 ...

  • 最全面的“引经药”讲解!

    导读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有别于西医用药的观点,中医治风湿病很重视引经药.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 ...

  • ⊙ 極珍藏 | 集结:最全面的“引经药”讲解!

    推 動 中 國 文 化 覺 醒 讓 思 想 回 到 東 方 集结:最全面的"引经药"讲解! Edit | 百草读书: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 ...

  • 【中药】最全的“引经药”讲解

     导读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有别于西医用药的观点,中医治风湿病很重视引经药.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 ...

  • 十二经引经药心经:热证:黄连;寒证:细辛...

    十二经引经药 心经:热证:黄连:寒证:细辛 小肠经:热证:黄柏:寒证:藁本 膀胱经:寒证:羌活 肾经:热证:知母: 寒证:桂枝.肉桂.细辛 :偏寒证:独活 肺经:寒证:葱白.白芷 : 寒热证:升麻.桔 ...

  • 疗效好不好,关键引经药!十二经引经药各哪些?柴胡只能引少阳?

    [作者简介]孙倩倩,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规范化培训医师. [指导教师]郭炜,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引经药,就是能够引药效到达病所的药 ...

  • 肾经调养,5组补泻温凉引经药,建议收藏

    肾经调养,5组补泻温凉引经药,建议收藏

  • 肾经调养,5组补泻温凉引经药,建议收藏1...

    肾经调养,5组补泻温凉引经药,建议收藏 1.补肾--山药.枸杞.海螵蛸.龟板.牡蛎.杜仲.锁阳.山萸肉.肉苁蓉.巴戟天.龙骨.怀牛膝.五味子.菟丝子.芡实.熟地黄. 2.泻肾--知母.泽泻.茯苓.木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