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期间白起不让士兵吃羊肉, 士兵不满, 白起: 你出战走50步试试

说到白起,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猛将,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坚实基础,也是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有功之人,李白也曾写诗赞颂他: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实际上白起本不是秦国人,他出生于楚国的贵族,他的父亲是楚平王的孙子。原本白起也是楚国的正统王室,应过着人人羡慕的贵族生活,但为何他却辗转沦落到秦国做了武将呢?其实这还要从他的父辈说起。

点击加载图片

白起的父亲白胜在历经皇宫多年勾心斗角的考验和磨练后,终于获得了楚王的王位,但没想到在附近机位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被楚惠王所害。当父亲这棵大树倒下后,白起一家也从此前的王公贵族沦为阶下囚,那时候他们家族成员四处逃窜,要躲避楚惠王的的追杀,因此当时无处可去的白起只能选择投靠秦国。

当时坐在秦王之位的还是秦昭襄王,当时秦昭襄王收留了落难的白起,这才让白起有了重生的机会,而到了秦国之后,白起也逐渐展现出自己一身的优良武功。在秦昭襄王十四年时,韩魏联军死死把守伊阙防止秦军东进,而在当时白起也丞相的委托坐上了主将的位置,带领士兵前去攻打韩魏联军。

点击加载图片

在作战过程中,白起聪明的选用声东击西的方法,绕到敌人后方直接攻击敌人最薄弱的地方。使韩魏联军分割被击溃,然后将其主力包围在一起,歼灭了共计敌军 24万的兵力。

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战役让白起从籍籍无名到名声赫赫,那时秦王也格外欣赏白起的军事能力。所以自这之后白起就得到了秦王的重用和信任,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被封为上将军。自此以后白起开启了他戎马半生的辉煌经历。当时在整个战国时期共战死200多万人,而这些人中有一半都死在白起的刀下,据说白起总计指挥过70多场战役,而且无一战败,所以他也有着“战国第一杀神”之称。

点击加载图片

不过在白起的各场战争中,名声最响亮的莫过于长平之战,因为在这次战疫中白起击败赵国,共杀死40万敌军。那是在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占了大片的韩国领土,而当时带军的正是大将军白起,可即便如此,但韩国官员仍不投降,甚至将土地送给了赵国,这也让秦王非常生气,所以战火就在秦赵两国之间点燃。

那时在赵国的长平地区,秦赵双方共集结百万大军,想要决一死战,当时大军们沿着长平城附近50多公里的山地驻扎,双方均准备好随时开战。眼看着秦国派出了白起这员大将,赵国也毫不吝啬请出了另一位大将迎战,那就是廉颇。

点击加载图片

当时廉颇采用的战术是死亡死守,坚决不出城门,无论秦国如何攻打或挑衅,赵国都不为所动,就这样双方僵持了足足几个月。至于为何采取这种战术?廉颇的计划是秦国攻打他们必然会消耗大批兵力,等到耗时几个月后,秦国大多粮草耗尽,人困马乏,所以这时若赵国出兵必能取得胜利。

眼看着战争发展滞后期,秦国决定利用反间计在赵国内部散播谣言称秦国早晚会取得胜利,并污蔑廉颇早就有投降的意思所以才会死守不出。甚至还传言称白起根本不怕照顾任何人,但偏偏赵括是他的死敌。因此那时候赵国内部纷纷流传一种说法,如果将廉颇换成赵括,那么秦国必然会被战败。

等到这些谣言传到了赵王耳朵里,原本就对战争没有把握的他逐渐对廉颇失去信任,所以随后他真的像流言中说的那样,让赵括替代了廉颇。但实际上赵括不过仅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理论家,根本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就这样秦国用了一个小计谋离间了赵国内部并借机引诱赵国军队进入埋伏圈,将赵国50万军队围住歼灭。

点击加载图片

而这也是白起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战争,事实上白起之所以战无不胜,除了他拥有超强的军事,才能以外也与他治军严明息息相关。当时在长平之战中就流传过一件事,这也足以证实白起的治军手段。

因为当时白起想到了一个引诱敌军的战术,但是因为士兵们经常吃羊肉,他害怕这些膻味会惊动敌方。所以当时白起下令左有秦国士兵不得食用羊肉,将羊肉统一换成牛肉。

由于吃惯了羊肉,忽然之间把羊肉换成了牛肉后很多秦兵也非常不适应,不过一开始因为知道这是白起下的命令,没有人敢反抗。伴随着食用牛肉时间越来越长,总有一些人开始馋羊肉,就这样,军营中陆续有人偷偷食用羊肉。

点击加载图片

而那时刚好白起在巡逻时用敏锐的嗅觉闻到了羊膻味儿,在知道有人违抗自己命令后,当时白起就决定要惩罚这位偷食羊肉的士兵。对此士兵也很不服气,可白起直接放出狠话:你出战走50步试试,马上就能闻到你身上的羊肉膻味儿,如果再有风吹,这股味道被敌军闻到,你认为会怎样?听了白起这样解释,士兵们也终于醒悟,虽然将军对他们管理严格,但实际上也是为了能够打赢胜仗。

结语

不过至于后人对白起的评价则是褒贬不一.虽然他是英勇无畏的大将军,但因为其杀敌手段残忍,而且在他刀下还死过不少百姓,所以也有后人谴责他的残暴.但这也正是人性的矛盾,所以对任何一个人的评价都没有单一的好与坏,就连战功赫赫的白起也不例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