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看市】业绩披露期来袭!为啥机构强调要关注这些方向?

7月12日至16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行,沪深两市连续12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
但是,本周北向资金表现反复,合计净买入16.69亿元,其中,14日净卖出逾108亿元,15日净买入124亿元,有分析推测资金正在调仓换股。

指数震荡上行 

机构:市场处于过渡阶段

对于当前市场情况,多数机构认为A股快涨的概率较小,大概率进入震荡向上的“过渡期”。
中信证券表示,7月份A股处于从平静期向共振上行期过渡的阶段。近期基本面的预期向上修正,市场对政策的预期分歧加大,市场的分化情况将阶段性缩小,价值板块将阶段性修复,高景气成长板块则从抱团阶段进入轮动阶段。
财信证券也认为,A股市场短期快速上行时期已经过去,后面A股市场大概率为震荡上行的结构型行情,总体呈现慢牛格局。
国泰君安证券则对市场较为乐观,他们认为,7月的全面降准释放了流动性,在通胀预期回落与稳增长压力下,未来流动性“易松难紧”。在政策相对宽松与无风险利率下行环境下,中盘蓝筹将持续受益。伴随中报业绩预告窗口期的打开,博弈盈利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中银证券通过宏观数据与市场变化举例指出,当前基本面数据和流动性环境均显示国内处于扩张后期阶段。本周,以7月15日公布的经济数据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节点为界,市场风格出现了较大转换:前半周,市场在降准落地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和经济衰退预期下,延续此前的成长占优局面;后半周,二季度经济数据披露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扭转了市场的悲观预期,以钢铁、有色、采掘为代表的传统周期和大金融板块上涨,低估值顺周期板块成为市场新的优势方向。
对于科创板本周3.69%的跌幅,国盛证券认为,近期市场尤其是科创板出现波动,但整体风格不会变化太大,其原因有三:
一是降准并不意味着系统性的放松,也不会带来市场风格的整体变化;
二是海外通胀继续走高,市场震荡加剧,带来外资进出大幅波动;
三是本轮成长股行情至今,积累了丰厚的收益,短期有调整压力。

业绩密集披露期 

机构建议关注这些方向

随着时间进入7月下旬,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情况逐渐增多,资金调仓换股情况也越发明显。
从北向资金调仓换股情况来看,本周北向资金增持行业以软件服务居首,净买入金额达22.13亿元,其次是通讯行业,净买入20.32亿元;向资金减持中,汽车行业最多,净卖出金额达34.65亿元,其次是包装材料行业,净卖出16.21亿元。
对于目前投资哪些行业胜率更高,中信证券建议,重点关注军工、医疗服务、云计算、物联网、化妆品和医美的轮动机会;另外,对于三季度的主线新能源和半导体,建议把握后续波动带来的入场时机。
财信证券指出,2021年第三季度,股票市场将从流动性驱动逻辑逐渐转向业绩增长和成长驱动逻辑,建议配置以下方向:
一是业绩景气板块。下半年国内经济复苏速度边际放缓,宜自下而上选择高业绩景气度的板块,比如地产后产业链、“Z时代”的特色消费板块;
二是科技成长板块。目前科技板块整体回调较多,在经济复苏放缓、流动性不紧张时期,科技板块有望重新迎来资金青睐,建议关注TMT、军工、医药板块;
三是疫情受损板块。2021年第三季度,疫情接种率持续增加,前期的疫情受损板块将迎来估值修复,可关注航空、机场、酒店、餐饮、旅游、影院等方向;
四是低估值板块。在三季度末或者第四季度,美债收益率可能上行,市场将更侧重估值与业绩的匹配性,高估值的机构抱团板块可能迎来调整,低估值板块可作为底仓防御,可关注房地产、公用事业、传媒板块。
粤开证券指出,7月市场进入业绩披露的密集期,根据中期业绩预告,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煤炭、化工等景气度向上、资源供需改善的资源行业;二是对于成长板块,短期部分成长板块有交易过热迹象,市场波动或将有所加大。
粤开证券强调,中长期来看,决定成长板块股价趋势和方向的,本质上是产业周期和景气度,长期拥有优质商业模式、业绩可持续的科技企业拥有较好的股价表现。建议核心配置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电子和材料等“硬科技”板块。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赛文
新媒体编辑:木有枝
监制:雨天
“不急转弯”的美联储,还有多久下个路口见?
全球最大“卖炭翁”首日交易迎来“开门红”!
浦东新区释放政策大礼包,芯片股高开高走
深圳赛格大厦振动原因揭晓:都是桅杆惹的祸
深圳二手房降价,北上广全线崛起
一天亏掉20%!这家公司上演“天地板”
准备就绪!碳市场将于近期上线
好一出豪门财产分割大戏!
历史性时刻!创业板指弯道超车上证指数
雷暴预警!18股上半年盈利大降超100%
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