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系开口二等向尖团合流演化的进程》上 《中国音韵学》南大出版社2008上
相关推荐
-
用普通话读唐诗,为什么有的诗不押韵
中国是诗的王国,自<诗经>开始直至今日,历代产生了千百万首诗歌,广泛传诵,历久不衰,成为民族的瑰宝.在唐代,各种诗体百花争艳,蔚为大观.我国古代的诗歌都是押韵的,构成了令人赞叹不绝的声律美 ...
-
韵图的由来
今现存最早的韵图<韵镜>的作者尚未考明,所以对韵图的由来只能根据历史背景推断.一般认为,韵图的起源跟佛教有关,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测是这样的: 来华传教的僧人为了学习汉语的语音,他们很自然地会 ...
-
中国音韵学入门——读刘晓南《汉语音韵研究教程》笔记
吴老师 醍醐讲学 2018-05-24 吴老师案:本文主要节录自刘晓南老师<汉语音韵研究教程>,并加以组织.中国音韵学历来难懂,号为绝学,乃古汉语中最有难度的学科.我曾遍读诸家音韵学教程, ...
-
【摘要】倪博洋:中古二等介音的语音性质
【摘要】倪博洋:中古二等介音的语音性质
-
《音韵常识(4):音韵学知识的运用》
转载 2015-10-15 18:36:18 音韵学知识的运用 一.反切 一是采用打比方的方法,即"譬况"法.例如: 高诱注<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 ...
-
汉语等韵学是一种怎样的学科?
等韵学是宋代以后有关汉语发音原理.方法的专门之学.为唐代名僧守温始创. 我国在唐代以前,没有拼音字母,传统的注音方法是反切,即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反切的方法并不容易掌握,守温创立了字母后,宋代的 ...
-
《见系开口二等向尖团合流演化的进程》下 《中国音韵学》南大出版社2008
四.<韵略易通>.<合并字学便览>和<五方元音>的定型化 1.<韵略易通>的清晰化.明兰茂<韵略易通>(成书于明正统七年,1442),分20 ...
-
京剧《霸王别姬》【南梆子】逐字讲解尖团字、上口字(四)“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西单音像店>有售 详情垂询下方电话 <霸王别姬>第四句:"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讲解
-
【京剧探源】尖团字有来由(资料来源于网络)
首先我讲两件事. 第一件说的是文革刚刚结束的时候,中国的一个文化代表团访问日本.日本的学者为中国的学者朗诵了一首唐诗.这有什么稀奇?且慢,日本学者是用唐音来朗诵的.中国学者面面相觑,听不懂,因为现代汉 ...
-
不必把“尖团字”搞得那么神秘
[本文由撕边一锣于2008年4月09日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有不少音韵专家,谈到京剧语音问题总是引经据典,不是搬出<xx音韵>就是引用xxx老先生的论述,或是言必称四呼五音,弄得在下晕 ...
-
说说《太真外传》“乞巧”一段的尖团字
(来源:乐神的博客) 杨玉环:(碰板原板) 杨玉环在殿前(qian,尖字cian,)深深拜定(ding,湖广音念din) 秉(bing,湖广音念bin)虔诚(cheng湖广音念chen)一件件祝(zh ...
-
什么是京剧的上口字和尖团字
一.上口字和尖团字的概念 什么是上口字?中州韵和湖广音就是至今仍保留在京剧唱念中的那些古音.方言字,古音来自<中原音韵>(或"中州韵"):方言来自鄂.皖.豫.苏等地.这 ...
-
读了它,就能掌握京剧上口字规律和认记尖团字的方法
京剧唱念中的上口字和尖团字,一直是困扰戏迷票友朋友演唱水平提高的一个棘手的问题.的确,就是许多专业演员,也不敢说自己对尖团和上口就已经完全掌握. 一. 上口字和尖团字的概念 什么是上口字?简单的说&q ...
-
常用尖团字对照
(1).zi 和ji 的尖团字对照 尖音:zi 积唧疾挤集辑嫉即籍脊际剂霁济荠祭寂绩迹稷蒺跻鲚齑鲫......... 团音:ji 几机鸡记及急已季基激吉击棘亟纪冀悸级继寄汲悸妓畸-- 尖音:zie ...
-
京剧上口字、尖团字的规律和认记方法
一.上口字和尖团字的概念 什么是上口字?简单的说"凡是京剧语音中与普通话声.韵(声调除外)不同的字,就是上口字".换句话说就是"至今仍保留在京剧唱念中的那些古音.方言的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