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理论
缺口理论:缺口理论是专门分析缺口分类以及缺口作用的理论。缺口是股价跳跃变化的K线形态,缺口理论就是研究这种跳跃K线组合的。缺口理论表明,缺口形成是单边力量迅速爆发的结果,它可能起因于消息或政策的突发,也可能是人气持续低迷后的爆发下跌。缺口理论认为,由于跳空缺口形成过程太快,以致许多筹码被套,因此缺口价位将形成阻力位,股价运行至此会承受大量抛盘;同时缺口理论也认为上升跳空缺口一般总会被回补,以为上涨后获利盘是很多的。缺口理论将缺口分为6中类型,同时判断每一种类型的是否形成阻力作用以及回补缺口的力量。让我们下面就来看看缺口理论和各种缺口的详解。
缺口理论:定义
缺口,通常称为跳空,是指股价在快速大幅波动中没有留下任何交易的一段真空区域。缺口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向某个方向运动的一种较强动力,缺口的宽度表明这种运动的强弱;一般来说缺口愈宽,运动的动力愈大,反之,则愈小。而缺口分析是技术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跳空缺口,就是在K线图中相邻的两根K线高点与低点间没有发生任何交易,由于突发消息的影响,或者大多数投资者看涨或看空时,指数或价格在走势图上出现空白区域,就是跳空缺口。
缺口理论:分类
按照跳空缺口的方向,缺口理论把缺口分为上升缺口和下降缺口。缺口理论认为,上升缺口表示市场行情较强,下降缺口表示市场行情较弱。
缺口理论认为,缺口按照跳空方向和整体运行趋势是否相同,分为正向缺口和反向缺口。如果跳空的方向与股价整体趋势相同的就是正向缺口,反之为反向缺口。正向缺口将加强原来的运行趋势,而趋势下跌时的反向缺口意味着反弹或反转,趋势上行时的反向缺口意味着回调或见顶。
缺口理论把缺口按照K线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日线缺口、周线缺口、月线缺口和分时缺口,其中月线缺口出现次数极少,但对趋势指导意义非常强,出现月线缺口后,大盘会延续原来的走势。分时缺口的分析周期过短,实际分析意义并不大。最有参考价值的是日线缺口与周线缺口。
缺口理论:常见的形态及其技术特点:
1、普通型缺口理论。一般是指在横盘整理中偶然性出现的跳空,并且很快就被回补,对趋势研判的作用不大;普通缺口具有的一个比较明显特征是,它一般会在3日内回补;
2、突破型缺口理论。通常股价经过长时间筑底或筑顶整理走势后,积聚的做多和做空能量突然爆发,股价开始启动、上涨或出现下跌。突破缺口预示行情才刚刚起步,后市还将有一段较长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突破缺口形态确认后,无论价位的升跌情况如何,投资者都应该立即做出买入或卖出的操作,即向上突破缺口被确认即买入;相反向下情况则卖出;因为突破缺口一旦形成,行情走势必将向突破方向纵深发展。突破缺口往往伴随成交量的放大。
3、持续型缺口理论。在出现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缺口后再次出现的缺口,延续性很强且具有中继形态特征,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持续性缺口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封闭,所以一旦向上出现就是买入时机;向下则是卖出时机;持续性缺口产生的时候,交易量可能不会增加,但如果增加的话,则通常表明一个强烈的趋势。
4、衰竭型缺口理论(或称消耗性缺口)。表示做多和做空动能都已经过度消耗,行情的发展已经是强弩之末,预示见顶或见底行情即将来临。(如上图)
5、岛型反转缺口理论。岛型反转缺口是指在K线图形的同一价位附近发生两个缺口,而且这两个缺口的方向相反,发生的时间间隔不长。岛型反转缺口是趋势发生重要转折的信号,其引发的上涨或下跌力量非常强烈,往往会形成幅度较大的上涨或下跌行情。
6、除权型缺口理论。通常是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分红派息或配股、送股等除权造成的缺口。除权缺口常常是庄股活跃的投资区域,牛市中往往发动填权行情;熊市中可能将炒高的股价拉低,使投资者感觉股价便宜,后市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而庄家则乘机借助除权缺口出逃。
缺口理论:通过缺口理论的学习,我们主要了解各种缺口的特点以及意义。同时,缺口理论的基本逻辑是,缺口意味着单边的剧烈运动,缺口可以看做长阳长阴。缺口理论认为,上升缺口容易回补,下降缺口会形成阻力线,不易回补。运用缺口理论时,也要注重市场的基本面分析,否则只要在各种消息和政策以及经济的配合下,市场也可能走出任何可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