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的亲情散文:写在清明,怀念父亲——父亲的脚印

父亲的脚印
十一岁那年,临近年底,家里已经把年货准备齐全,就等待一家人过团圆年。
正月初五这天,天气突变,昏暗的天空飘起了雪花,越来越大,鹅毛般的大雪飘洒入地,因为腊月天,落到地上的雪花仍是一片片,没有一丝化意。傍晚积雪已没过脚踝。可天气还是阴沉沉的,没有转晴的迹象。
我知道,父亲初六就得回公社上班。心里暗暗高兴 ,以为下雪了父亲可以在家多呆上几天 。正月初五也算一个小节 ,大人们还是跟除夕那样,像模像样地准备,一点不次于年夜饭的标准,八碟八碗。一家人高高兴兴地结束了这顿丰盛的晚餐。这时候天色已晚,雪始终没有停下来。我高兴 极了,偷偷地跟弟妹们说:“这下可好了,爸爸明天不用回去上班了!”。互相挤眉弄眼,表现出无比高兴而得意的神态。
晚饭后,一家人又围坐在火盆旁边,饱餐后的愉悦感不甚言表。这时一家之主——我们最尊敬的奶奶坐上炕头,叼着旱烟袋,喜悦知足感全写在脸上 。因为她最期盼的就是一家人团圆。儿子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做为年迈的母亲多想跟儿子多呆上几天。奶奶是个通情达理的传统女人,在这全家人齐聚的美好时刻 ,开心地诉说着一年中的过往之事,父亲一边答腔一边跟奶奶相互交谈。我们不懂什么 只是静静地听着。时间过得真快 ,转眼间呆到了深夜。父亲说:“都早点睡觉吧 ,明天我还得去上班呢!
天公不作美 ,夜里的雪下得更大。原来没脚深的积雪又增加了厚度, 几乎没过了膝盖。山川大地银装素裹 ,各种树冠挂上了雪花。起的早的人们在各家门前铲出一条小道。母亲起得很早,已把道路铲开。抓紧做早饭,因为她也知道父亲得回去上班。父亲站在院子里不说话,若有心思地走到大门口远望着出村的路。母亲把饭做好,招呼一家人吃饭。饭桌上,除了碗筷交响曲,谁也没说话。
大雪过后的阳光非常刺眼 。父亲吃完饭就下地找他的包裹。我们一看父亲是要回去上班,准备出发,顿时喜悦变成了不快,高兴的劲儿荡然无存。心想,这么大的雪怎么走啊!大人是不会听小孩子们劝阻的 。
我想到了奶奶,于是到奶奶耳旁小声地说:“奶奶你别让爸爸走了 ,留住他吧。”可是奶奶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奶奶说“你爸爸是吃官饭的,就得守规矩。”听奶奶这么一说,知道奶奶也不想挽留父亲。心里产生一种怨意。

父亲终究是一个恪尽职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好干部。他二话没说毫不犹豫地拿起行装走出家门。一家人紧随身后跟了出去。大门外村庄的路上没人铲雪,大雪把狭窄的路面早已填平。不熟悉的人看不出哪是路哪是河滩地,白茫茫一片。在大门口父亲跟大家打了招呼就踏上了没膝的雪向村外走去。因为雪大又是正月初六,路上还没有一个行人走过,迈一步就踩踏出深深的脚印。只见父亲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地行进着,每迈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
父亲走出了村头别人都回屋了,可我仍然站在门口不忍回,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我仍旧目视着父亲的背影,望着他那弯腰抬腿步履维艰的身影慢慢的远去。茫茫雪地中,只能看到父亲一个人留下的长长的一串脚印。看着父亲的足迹内心很是酸楚,心里还在埋怨奶奶怎么不把父亲留下来呢!
等我长大参加了工作,终于原谅了通情达理的奶奶,也理解并懂得了父亲。我既尊重奶奶更敬爱父亲。父亲坚守岗位勤奋工作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力量。使我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圆满地完成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任务。
父亲是我一生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