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单色画”的领军者丨李禹焕

李禹焕于上海的石厂为“挑战的灵魂”展览挑选石头。

亚洲战后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物派”运动的精神领袖、韩国“单色画”的领军者——李禹焕(Lee Ufan),其作品时常赋予观者充满哲思的神秘体验,让我们为大家揭秘这位似是隐士似是斗士的亚洲艺术宗师吧!

“物派”精神领袖——李禹焕在日本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社会经历着激烈的现代性变革,外来思潮与本土文化在相斥中相融。当时的艺术领域,关于法国新现实主义的西风东渐备受争议,日本关西与关东分别涌现出“具体派”与“物派”两种艺术浪潮。

1968年“神户第一届现代雕刻展”上,关根伸夫展出的作品《位相——大地》。图片来源于网络。

“物派”的起源,当属于 关根伸夫那件轰动一时的作品—— 《位相——大地》。 关根在地上挖掘了一个 深2.7米、直径2.2米的圆坑,并将一个和 坑相对应的圆柱体并置于一旁。作品完成后所散发的磅礴力量,不仅让原意进行一个“正-负”空间拓扑实验的艺术家为之动容,也让当时已经是一位艺评人的李禹焕为之震撼。他通过撰写文章为作品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他认为关根的作品可以与原本的世界相遇。这也成为了 “物派”的核心观点:与“事物”的邂逅,令世界豁然开朗。

李禹焕的言论逐渐影响了 关根伸夫、小清水渐、吉田克朗等艺术家的实践。而他自己也开始投身艺术创作, 在其代表作品《关系项》,李禹焕以自然的石头、人工的玻璃钢板,以及艺术家的力量,构建了静谧且爆裂的互为关系。 在那个风云突变的环境下, 李禹焕以自己独到的艺术理念与创造奋力站上了时代的舞台,并引领“物派“走向了世界。

李禹焕使用石头与钢板作为创作材料,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在日本的巨大影响力,2010年, 李禹焕的个人美术馆于濑户内海建成。这座岛屿美术馆由 李禹焕与“清水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共谋而成,他们顺遂了 本质而行的主张,让美术馆与其所处的自然空间融为一体。

李禹焕美术馆外景,图片来源于美术馆官网。

李禹焕美术馆内景,图片来源于美术馆官网。

单色画领军者——李禹焕在韩国

1960年,李禹焕开始尝试平面创作,自1972年“物派”结束,李禹焕将创作重心移至绘画,展开为期数十年关乎于“笔触”、“留白"与“空间”的探索。 作为1960至1980年代韩国“单色画”的代表人物,李禹焕一年创作的绘画虽然不超过25件,却皆蕴含着对绘画工作的自觉意识。

李禹焕于其巴黎的工作室。供图:李禹焕工作室,摄影:Lee Kangso,2000年。

“笔触”(brushstrokes)与一笔画最初的英文相同,足以证明它是此种平面绘画的重要表达形式。创作之处,李禹焕便使用抽象、连续的手段,以众多排列有序的细小笔触完成一幅“单纯”的绘画实验。后期,笔触的数量逐渐减少,形成更具概括性、更为集中的绘画语言,弱化了重复表达而突出画面的布局与对话,延续其装置作品的艺术观念,即承载着画面已完成和画面之外未完成的内容。

李禹焕曾经提到,“画不是某个物件的状态,而是一种与绘画行为密不可分的超越性的场面。”他的“一笔画”看似简单,却需要极大的专注力与决心。下笔的力道要求作画者除了思考还需兼备充足的体力,看似规整的笔划实则充满着生命力,而正是这种鲜活为画面带来一种创作的共振。

创作过程中的李禹焕,摄影:HYOWON PARK (釜山艺术博物馆)。

李禹焕,《从线开始》,布面胶和矿物颜料,130×163cm,1975。图片来源于私人收藏。

从对“笔触”的实验中即可窥见李禹焕作品中重要的“留白”的概念,他将自己的绘画成为“静寂的回响”。李禹焕的 创作摒弃了西方绘画中所谓的将画布填满的传统,相反,他将被填满的空间腾出,或通过擦除、勾描和点画线条的动作来拓展绘画的意涵,任由东方感性将画布置换为表演空间;或借助构图,让“对话空间”本身成为“对话”或“联结”发生的媒介。

李禹焕,《对话》,布面丙烯,218×291cm,2019。供图:艺术家与里森画廊。

世界人——李禹焕在全球各地

李禹焕时常自诩为“世界人”,其艺术步履已遍布世界各地: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光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伦敦泰特美术馆、巴黎蓬皮杜、纽约古根海姆……

李禹焕曾说过: “很多艺术家会让自己的作品脱离环境或空间单独呈现,但是我的作品与其所在的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在每次展览开始前,李禹焕总是亲自前往当地进行考察,考察环境、空间与氛围等。一直坚持这项原则的他希望让自己与在地语境产生对话,让当地观众与作品更深刻的相遇,产生共鸣。

李禹焕于2011年在古根海姆创作《关系项》。供图: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

2014年,李禹焕受邀来到凡尔赛宫,以他一贯沉着寂静的发声方式打破了这座宫殿的平静。他也是自2010年村上隆之后第二位在凡尔赛宫举办个展的亚洲艺术家。李禹焕的雕塑并非由极简主义者使用的预制品构成,而是试图在石与铁之间逗引出自然的相遇与两者的和谐。 为了准确把握凡尔赛宫特殊的气质与展示空间,李禹焕前后前往巴黎考察50余次,从而为此次展览创作出10多件特别作品。

李禹焕于凡尔赛宫展览前,2014年6月11日。图片版权:Fred Dufour。

李禹焕,《关系项-凡尔赛拱门》,2014,© Kamel Mennour

-END-

转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0)

相关推荐

  • 孔子美术馆签约艺术家:李时元

    李时元,男,著名画家.作家,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夕澜>:美术作品把传统的中国画与抽象主义艺术形式相结合,并在不断探索的画途中,形成浓烈的自 ...

  • 李禹焕丨一切尽在“留白之美”中

    WWW.DINZD.COM " 李禹焕的作品从1970年代便开始备受瞩目,他批判西方美术,重视东方哲学思考的当代艺术实践.诚如他的自述: 一切尽在'留白之美'中. -- 安藤忠雄 " ...

  • V艺术|后网络化时代,如何更新自己的作品?

    舶乐汇--您的设计生活指南 设计资源服务平台,中意媒体交流平台 ▲与艺术家面对面--李文杰"V艺术"专访 充斥着网络生活的当下,各种信息符号引领了我们的思维,在这个科技新媒介不断更 ...

  • 大师 |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所见即所知,感觉即是真实

    大约在十五世纪二三十年代,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发明了透视法. 在二维空间进行三维拟真,证明了人们想要"进入"和"参与"虚拟空间的急切渴望,而聚焦透视提供了一种科学 ...

  • 李汉平|视'造化'为根本,把笔墨作灵魂

    从李汉平老师的画中可以看出他深厚的笔墨功力和诗意情怀.长期的多方面修为,形成他一种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方式.汉平老师在绘画创作中视'造化'为根本,把笔墨作灵魂.其花鸟画作品所表现的绝不只是自然物象, ...

  • 佩斯画廊将为罗伯特·劳森伯格举办香港个展

    罗伯特·劳森伯格:维多克 2018.09.19 - 2018.11.02  佩斯画廊香港 H Queen's 大厦 12 层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 80 号  特邀学者讲座:17 日 6–8 PM 香港 ...

  • 「笔尖上的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李正刚

    艺术家李正刚 艺术简介: 李正刚,1953年生于南京,笔名李墨,号仙林墨子.二弃画痴.国家高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协.书协江苏省分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书法研究院会员,北京宣和书画艺 ...

  • 传奇艺术家兼哲学家李禹焕帶我们进入他的工作室和保育花园

    对话李禹焕 当你凝视韩国艺术家.哲学家李禹焕(Lee Ufan)的绘画或雕塑,会突然想屏住呼吸,这种感觉比人能承受的闭气时间更持久.无论是在画布上孤立的笔触,还是在经过精心平衡后安装的岩石和钢板,他的 ...

  • 人物丨李筱孙:画心中的画,就像聊天时聊开了一样

    李筱孙,1942年生,广东珠海人.现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艺术顾问. 我们几个很年轻的时候就认识了,非常谈得来.最初是联袂西游陕西,我们觉得经常聚在一起活动很 ...

  • 镇痛抗炎 抑骨形成,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已进入白介素时代!丨李梦涛教授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已进入全新的"白介素"时代. 随着新型药物出现.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经历了从传统药物时代到生物制剂时代的转变. ...

  • 张金福丨李洪仙和李寂国的婚恋生活(小小说)

    李洪仙和李寂国的婚恋生活(小小说) 作者:张金福 李洪仙是李洪仙,李寂国是李寂国,李洪仙实际上,是李寂国的妻子,只不过,两个人都姓李,又都是同一个家族,只不过,李洪仙生在贵阳市中心,又是贵阳市委宣传部 ...

  • 你记忆中的韩国音乐? 来自 李家焕

    #好音乐# 在你记忆中,韩国音乐或许仅仅是男团和女团,偶像组合,又或是唱功平平,作品表面的三流歌手,本贴带你探究真正的韩国乐坛. 首先,韩国或许是世界唯一一个在流行乐坛拥有完整体系的国家.我们先从喜闻 ...

  • 『雕塑头条』 牛年塑牛 牛转乾坤 丨 李振华牛年生肖陶瓷雕塑作品

    ▲ 孺子牛 拓荒牛 老黄牛 闲庭致远瑞牛呈祥汗牛充栋"牛"转乾坤牛年塑牛哞哞哞哞哞哞   李振华作品HAPPY  "NIU"  YEAR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牛 ...

  • 228期/李禹佳同学作品《追溯圆明园》/轩诚清读

    文 /李禹佳 编辑/清慧 已获授权发布 追溯圆明园 七月末,游京城圆明园,其破败的景象,令我难忘. -题记 早就听说过圆明园,但去北京两次,都未曾去参观圆明园,这次终于有机会目睹其风貌. 买完门票,随 ...

  • 李禹佳同学作品《一朵花》

    小菲寄语: 一朵小花,带给的是一份感触感动,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像这小花一样,坚韧,小小的强大,顽强不息的绽放自己的芬芳!小作者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身处逆境时,不能消沉,不能自卑,要勇于奋斗,才有可能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