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PhD】选题:从故事到内核

【How to PhD】博士申请教程

rp写作小班教学-片段

报名请添加乔博士微信,注明:小班

📺

📈

✏️

  选题:从故事到内核 

选题里面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我们要从选题依据的真实世界里的故事中,去发掘、去抽象理解这个故事的关键要素和过程。从故事走向内核,这样一个跨越,好像冲破“次元壁”,一下子踏入了幻境,内核的抽象层面和故事的感官层面就很不一样了。

这种从故事到内核的跨越,我们可以怎么样去展开它?故事里总是有主角、有戏,谁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去提取主角的身份,就是这个主角它代表的是什么?比如说我们面对城市里的有城中村的现象,然后我以某一个城中村讲了一个故事,比如说假设有一个村它就叫“中关村”,然后它里面有什么现象,发生了一些什么冲突,比如说政府和当地居民,或者村民和租户。在这个故事里,我们要去关注这些actor,这些主角,他的身份是什么?“身份”就是被抽象出来的,看它所代表的是什么一个更普遍的群体,或者说更普遍的对象。比如说“中关村”,它就代表大都市里的城中村;想要去整改城中村的海淀政府,它代表的是地方政府,我们把这个故事里的主角他的身份,他的更普遍的“身份角色”,把它抽象出来。这样就超越了故事里面主角的个人身份,他就是代表一个普遍性的对象。

那故事里面的戏,我们通常会讲“冲突”,这个故事里面讲了谁和谁冲突了,或者说故事里面展现了某一事物它的新面貌,以前没有这样的,出现了这样的。针对这些冲突、新面貌的分析,我们要去关注它背后所谓的行为逻辑,它的利益诉求、它的制度背景是什么?然后对于一些新面貌,它可能更多的是决策环境的变化,它行为的condition变了。

从故事到内核,这样一个动脑筋的过程,这样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是我们形成选题的关键的一步,虽然看起来是一小步,实际上是选题的一大步。

 rp写作小班教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