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生活 | 读斐多篇札记
相关推荐
-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课件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PPT,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课件 大问题 简明哲学导论 [美]罗伯特.所罗门 著 目录 前言 哲学的主题 导言 做哲学 逻辑准备 第一章 哲学问题 第二章 生活的问题 第三章 上帝 第 ...
-
苏格拉底的个人简介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 ...
-
百日阅读挑战Day4:《柏拉图对话集 斐洞篇》-存在-知识-灵魂-生命
书名:柏拉图对话集-<斐洞篇> 作者:柏拉图 类别:哲学 主题梗概: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在监狱的最后一天,学生斐洞与一众好友前来探访,送苏格拉底最后一程.苏格拉底仍然坚持服刑,以死亡捍卫真理 ...
-
“存在”是什么?要理解西方哲学,这个概念一定不能错过
为什么你会认为,1岁时候的你和30岁时候的你,依然是同一个人,你是容貌,形体,甚至每一个细胞都完全不一样,你为什么还是那个你?这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或者心理学问题,这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看完今天的内容,你 ...
-
姜红丙:理论是什么——最后的总结(2020)
我们已经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理论是什么--科学哲学的回答).论证理论的角度(理论是什么--论证理论的回答).管理学研究实践者的角度(理论是什么?)分别介绍了理论是什么.今天到了总结的时候了.科学哲学对理 ...
-
绕不过去的柏拉图——希腊语动词eimi与柏拉图的型相论
绕不过去的柏拉图 --希腊语动词eimi与柏拉图的型相论 作者王晓朝 原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转自哲学人公众号 ID: philosophs 中国哲学界在2003年有两本系统 ...
-
清明时节,听苏格拉底怎样证实灵魂
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斐多> 作者:禤青 肉身的终章 距今二千四百一十八年前(公元前399年).六月某日.人类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生命的最后一天. 不久前,他被雅典城邦五百人法庭 ...
-
高中生的哲学小科普:一起迈向柏拉图(斐多篇)
斐多篇 摘要:<斐多篇>描绘了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苏格拉底提出了四个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第一,一切具体的相反事物都会 ...
-
《读诗札记》安东尼奥·马查多:你将宽恕我省略一些我所生活的东西
安东尼奥·马查多(1875-1939),二十世纪西班牙大诗人,文学流派"九八年一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马查多的诗作主题为:土地.风光和祖国.早期有现代主义色彩,后来转向直觉型的&q ...
-
【颍州文学.评论】祝宝玉||难以抉择的生活——读赵丰超小说《姐姐》
难以抉择的生活 --读赵丰超小说<姐姐> 文/祝宝玉 读罢赵丰超的短篇小说<姐姐>后,我想到这么一个问题:生活所设定的轨迹,或者说命运所划定的方向,我们能不能予以改变.身处问题 ...
-
王培军:读宋史札记一则
"偷诗贼" 钱仲联<梦苕盦诗话>第一百八十一条云:"顷见金丈松岑所主编之<文艺捃华>中,载有吴江范烟桥(镛)所撰之<诗坛点将录>,仅三 ...
-
才储分析:我是INFP 哲学家型——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
INFP(Introverted Feeling with Intuition)代表人物: 卢梭 哲学家 语录:虽然我的心既傲慢又温柔,我的性格柔弱,然而,我是不可战胜的. 才储分析:您的性格类型倾向 ...
-
读诗札记
读诗札记 钟振振 (1)汉佚名<安世房中歌>(节录):"大孝备矣,休德昭清.高张四县,乐充宫廷.芬树羽林,云景杳冥.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关于"芬树羽林,云 ...
-
读医札记 通瘀煎临床应用
通瘀煎临床应用(医道自然的习用方)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吾从医十七年欲把实践体会书之与大家共享互勉. 首先贡献大家一个我经常用的方也是我以前密不传人的方: 蒲黄2 姜黄2桃仁2 琥珀2赤勺1 ...
-
读志札记:唐绩光并非淳安遗录进士
唐绩光并非淳安遗录进士 安阳乡普查佛教史料,寻访查证宝瓶庵在山下村.据该村吴氏所说,宝瓶庵为明末吴志舜所建,吴志舜曾在陕西任府太爷. 为了解吴志舜生平,笔者查阅了民国<遂安县志>,吴志舜, ...
-
【李珈伊】微笑面对生活 ——读《蜻蜓眼》有感
微笑面对生活 --读<蜻蜓眼>有感 福清市实验小学 四年四班 李珈伊 指导老师:高玉华 夜晚,已是一片寂静,一缕轻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我看着摆在书桌上的&l ...
-
读乐札记|好看的音乐盛宴(几段视频好看的,值得欣赏)
这个视频会带着你去欣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鲜花 中国的老戏迷管看戏叫"听戏". 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全球音乐盛宴,不仅好听,还相当好看. 这三十多年,我只能是通过电视来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