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九章 《功成身退》悟读述杂【9】

01

原文

持(执有)而盈之,不如其已(停止)。
揣(锤炼)而锐(尖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贻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02

诗解

范蠡泛舟乐逍遥,
李斯恋权苦懊糟。
富贵而骄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03

悟读

处处飞云飞处处,
潺潺流水流潺潺。

飞云处处,流水潺潺;风声鸟语,日月变换。世间万象,时时有禅机,处处有禅境。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本章一开篇就阐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持有的东西达到丰盈之时,不如罢手,再多就会物极必反。《周易》也说:“日中则昃,月盈则虚。”

富贵之家,如果怙侈灭义,骄奢凌人,往往横行不轨,自贻其咎。《史记》载“纣为象筷,而箕子唏”;春秋晋国之强大智伯的灭亡;《史记》也载“纣为象筷,而箕子唏”。

“恃才傲物”典出南朝萧子显。此君聪慧过人,文思敏捷。在任梁国国子博士时,写成《后汉书》100卷,《齐史》60卷。梁武帝认为他恃才傲物,在他死后赐他谥号“骄”。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史记》说“夫春播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

天且如此,况凡人乎?古来智士良臣,功成身显,不知退隐山林,如越之文种,汉之韩信,酿成杀身亡家之祸者不少。而曾国藩手握雄兵三十万,坐拥江南,却主动交出兵权,虽为世人不解,却持盈保泰,善始善终。

《悟真》云:“未炼还丹须速炼,炼了还须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道德传家十代,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了道德与文化的重要,而富贵用之不善,则遗祸无穷。

日中则移月满亏,
物盛而衰乐极悲。
适可而止天之道,
功成名就知勇退。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的名句令人深思。

以史为鉴知进退,

以人为鉴明得失。

知退,是一种人生大智慧;

有时,退是为了更好的进;

进退取舍,考验的是一个人审时度势的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