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银行今天打新,43亿“绿鞋”资金为股价 “维稳,十年来首次引入绿鞋机制”
相关推荐
-
力哥介绍保荐人、基石、绿鞋、pre-ipo、回拨以及孖展
大家好,欢迎来到港股打新训练营,我是力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港股打新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明白了它们的含义,你在打新的时候就不会再两眼一抹黑了. 其中出镜率特别高的是这样一些专用名词,像什么保荐人. ...
-
《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一本港股打新入门书
A股的打新债最近中债率挺低的,最近两个月只中了一个,打A股新股就更不用说了,除了要持有一定市值的股票外,中签率和买彩票也没啥差别,于是目光转移到了打港股新股的身上. 之前听说港股破发很多,容易亏钱,一 ...
-
“绿鞋”难敌老股东?近两周精选层新股发行首日艰难保平 目前均未摆脱“破发”命运
11月26日,本周正式挂牌精选层的诺思兰德结束了第三个交易日,最终领跌精选层,收于5.88元/股,与发行价相比跌去0.14元.此前挂牌首日,诺思兰德开盘虽一度走高,但后继乏力甚至在临近收盘时破发触及& ...
-
2016年9月30日精选个股点评
002805 丰元股份 点评:次新股,大盘反弹初期,次新股有望成为反弹先锋,近两日次新股涨停板增多,表现明显强势.丰元股份股价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回调,昨日涨停再次启动,一阳上穿多根均线,激进投资者可适 ...
-
港股打新入门篇:什么样的新股值得申购?(下)
移卡6月1日上市,距离上周五的暗盘下跌,隔了一个周末.没有让人预料到,这只新股竟然又神奇的翻红了,最后以6.13%的收盘价结束. 市场总是不按常理出牌,超高认购倍数的热门股,经历了暗盘的破发和上市首日 ...
-
高盛出手护盘,海底捞股价强势反弹,“绿鞋机制”凸显威力
随着高盛已经开启护盘行动,未来三周海底捞股价有望进一步企稳上攻.短线投资者可以视市场整体走势择机逢高出货,而基于海底捞良好的基本面和增速,长期投资者依然可以考虑长期持有,甚至在出现波动的情况下择机在低 ...
-
来不及了,时间就是涨停板!
年轻人不讲武德,竟比先锋还渣,创业板没一点留恋,芯片高潮也只有一天就不多吐槽了科技股了. 昨日先锋提到,在正在尝试次新股,今天低吸了厦门银行,当时银行板块整体表现强势厦门银行没有理由走弱,消息面上也有 ...
-
聚会新规来了《民法典》第1176条第1款首次引入“自甘风险”原则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引入"自甘风险"原则,被认为填补了法律空白. <民法典>第1176条第1款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 ...
-
《流浪地球》票房突破43亿,吴京又多了新的外号!
2月24日,星期日,开篇想弱弱问句,看完<流浪地球>后,你见过太阳吗? (数据来源艺恩电影智库,截止至2019年2月24日22:00) 天气依然阴冷,但电影院还是蛮热闹的,截止至晚上十点, ...
-
香港一年120企业IPO 高过内地4倍 邮政银行融资600亿 超后5名之和
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 & Touche)于今年年初发布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一整年一共有120家企业在港IPO,共融资1947亿港元,相对内地总共33家已 ...
-
中国巴菲特43亿重仓的邮储银行上周启动,未来股价能否赶超招行?
你可能不知道,股神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竟然把家族的钱交给一个中国人来搭理,这个人就是被称为中国巴菲特的李录.看来李录在投资界一定有过人之处,才会被股神认可.而就在去年末,中国巴菲特花43亿重仓了邮储 ...
-
聚焦月内资金新动向:银行股期间获超35亿元大单资金抢筹
摘要 [聚焦月内资金新动向:银行股期间获超35亿元大单资金抢筹]金百临咨询分析师秦洪表示,市场资金的变动可能与两个方面有关系,一是A股所处的宏观背景有所变化,引导资金重新配置投资方向.随着经济复苏,传 ...
-
“中国巴菲特”李录出手了!43亿元买入邮储银行 港股银行要起飞了?
行情火热!两市成交额接连破万亿!速去东方财富APP布局新机会>> 2020年上半年,「中国巴菲特」李录的新书<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火爆金融圈. 就在近期,这位投资大师 ...
-
银行又出“新套路”?存款时要注意“这4点”,不少储户上当
有句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有多好就不用多说了,现在没钱寸步难行,大家拼命工作不就是为了能赚多点钱吗? 那些裸辞去环球旅行的短视频总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谁不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呢?但现实是残酷的,没有本 ...
-
这个新千亿赛道即将爆发!
这两年,癌症早筛,起风了. 从相关企业在一级市场大笔的融资,到国际巨头对该领域布局出手阔绰的收购,再到年初诺辉健康港股上市,开盘即大涨215%. 不过癌症早筛不是新冒出来的概念,其实5年前就热过一次. ...
-
全缅甸的民众都“取钱”难,这2名男子竟从银行“取”走2个亿?
4月底以来,全国多地,不少民众都在为"钱"烦恼.此前,央行发布规定,限制个人及公司等的取款金额.同时,由于现金流短缺,各大私立银行分行每天限制取款人数.因此,每天各地银行门口,都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