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览】九郎庙里话忠义

(0)

相关推荐

  • 韩城:古城九郎庙

          韩城:古城九郎庙     博陵     陕西韩城市,作为春秋晋国"赵氏孤儿"故事的发生地,域内曾有多处"九郎庙".当年程婴.公孙杵臼救孤到最终锄奸,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渭南 韩城普照寺

    韩城普照寺位于渭南市韩城市昝村镇吴村 建于元延祐三年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城普照寺建在10余米高的古寨堡南端,居高临下,颇有虎踞高山之势.是韩城元建标志性建筑.佛教文化气息浓厚. 韩城元代建 ...

  • 走进藏山之四:忠义藏山(上)

    走进藏山之四:忠义藏山(上) 从莲花寺到仙人峰,从南天门到笏峰,从老君庙到山神庙,远不如走进藏山胜境所感受到的深厚的忠义文化. 从老君庙匆匆下山,穿过密集的丛林,在北山腰山路拐角处,蓦然看到了这座千古 ...

  • 陕:韩城毓秀桥、庆善寺

     韩城毓秀桥在古城南门外,古城南门新建的,很雄伟.庆善寺在古城中心,大殿最有看头.殿内有六根粗大的金柱,鱼一人抱不过来. 韩城,历史悠久.别名夏阳.龙门.桢州.少梁.隋开皇18年(598年)改夏阳为韩 ...

  • 陕西韩城古城

    韩城古城位于陕西韩城市金城区,始建于隋唐,古城保留着唐,宋,元,明,清五代建筑,其中仅元代建筑就有16处,是全国"元建"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 韩城古城南临澽水,西依梁山,东北有塬, ...

  • 韩城文庙

                 游韩城文庙     博陵    韩城文庙,韩城古城三庙之一,古城景区提升改造后与东营庙.城隍庙相连成片.韩城文庙的初建年代说法不一,<大明一统志>载:洪武四年(1 ...

  • 走进藏山之五:忠义藏山(中)

    走进藏山之五:忠义藏山(中) 所以说,"无藏山,不赵氏",赵姓的荣耀离不开藏山,木有本而根深叶茂,水有源而源远流长. 据说,为了更好地使遍布世界各地的赵姓子孙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现 ...

  • 韩城古城也美丽

                    pingpu

  •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询簋:涉及人物和方国较多的重要器物

    1959年6月,蓝田县城南寺坡村北沟道中陆续出土了十多件西周青铜器,文物出土后曾辗转运往西安,陕西省文管会.西安市文管会及陕西省博物馆派人收回11件.器物可分两组,一组为询簋器,一组为弭叔器,其中最为 ...

  • 【陕西文物览】古建筑——西安市周至楼观台

    楼观台,明清祭祀老子的庙宇,又名宗圣宫.宗圣观.老子祠,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楼观镇,地处秦岭终南山北麓"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楚国苦县 ...

  • 【陕西文物览】古建筑——西安孔庙

    清代以前,碑林并不独立存在,它一直依附于孔庙和京兆府学(明代以后称为西安府学).因此,我们在细数碑林那些林林总总的石刻遗存之前,不能不提及孔庙,亦不能忘记其作为保护碑林的屏障所起的重要作用. 孔庙,即 ...

  •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禹鼎:周人与噩国的战争实录

    任致远去世后,留下了一份比较富庶的家产,有田地50多亩,宅院有前房.后房.厢房.任致远之子任登肖,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八,人称"任八".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二月初一,任登肖雇用 ...

  •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小盂鼎

    小盂鼎与大盂鼎均为西周中期周康王重臣"盂"所作,故均应笼统称为"盂鼎".因陈介祺复吴云书称"大盂鼎容八石,小盂鼎容十二石",但大盂鼎器小字大 ...

  • 陕西文物览|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不少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刻帖,其中有六方刻帖是其书写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的<正气歌碑>.其石均高175厘米,宽53厘米. 第六石正文尾有"文信国公正气歌&q ...

  • 「陕西文物览」西安碑林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唐代已划分为多个宗派,而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所传之密宗是其中重要的一支.西安碑林所藏的<不空和尚碑>记述了密宗传承过程及不空和 ...

  • 渭南市,韩城市,九郎庙——祭祀救出“赵氏孤儿”的忠义之士——程婴、公孙杵臼以及“孤儿”赵武

    渭南学习平台 2021-04-19 作者:张伯阳 王乐 千年踪影几能寻?胜迹韩原布若林.作为全国六个保护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韩城古城众多的庙宇古迹吸引着各地人们前来踏访. 走进古城,古风建筑院落鳞次栉 ...

  • 陕西禁止出境文物(九)唐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图

    美人更不要生在帝王家.男儿在帝王家里还可以机遇和风险并存,但女孩在帝王家永远都是可怜无助的牺牲.永泰公主名李仙蕙,是李显的第七女.她的幼年和青春,父亲和家族都处于朝不保夕之中,为了讨好武则天,李显把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