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览】青铜器——小盂鼎

(0)

相关推荐

  • 西周金文《霸伯山簋》铭文拓本

    西周金文<霸伯山簋>铭文拓本 公家馆藏.拓本难得!识者宝之! 铭文:"隹(唯)十又一月,井叔來 (鹽),蔑霸白(伯)(曆),事(使)伐用(疇)二百.丹二(糧).**二,霸白(伯) ...

  • 金文拓本 民國拓本

    金文拓本 民國拓本

  • 全面、新颖的金文著录里程碑 ——评《陕西金文集成》

    商周金文是研究先秦史.古文字学.中国古代文明最直接也是最可靠的材料,因此从古代的金石学著作到现在编纂的各类金文著录,一直是受到学术界普遍重视的重要工具书.自北宋初期开始,以绘制图像和拓本(包括摹本)来 ...

  • 《颂鼎铭文》欣赏 西周金文欣...

    <颂鼎铭文>欣赏 西周金文欣赏<颂鼎铭文>拓本,<颂鼎铭文>是西周晚期金文大篆中成熟意味最明显的作品,被后世称为临习金文书法的最理想的范本之一.看似简单易临摹,很难 ...

  • 【周礼铭传】周原新出金文集萃

    原拓善本<周原新出金文集萃> [永远保真,铭文原器传拓,器物及释文为高水准珂罗版]陕西周原乃青铜之乡,出土青铜器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制作之精美,铭文之宏伟,代表了西周青铜器艺术的最高水平 ...

  • 大盂鼎

    出土于清道光年间的大盂鼎,是现存最大的带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价值.因其流转经历曲折离奇.可歌可泣,又被视为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 大盂鼎,通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达 ...

  • 1850年,陕西岐山县京当乡的大地主董天...

    1850年,陕西岐山县京当乡的大地主董天有又豪横了一次,他用一马车银元的价格,把去年得到的一个大鼎卖给了当地的另一富豪:宋兑成.宋金鉴父子.至于这一马车银元到底是多少,没人说得清,后来有传言说,董天有 ...

  •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禹鼎:周人与噩国的战争实录

    任致远去世后,留下了一份比较富庶的家产,有田地50多亩,宅院有前房.后房.厢房.任致远之子任登肖,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八,人称"任八".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二月初一,任登肖雇用 ...

  •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询簋:涉及人物和方国较多的重要器物

    1959年6月,蓝田县城南寺坡村北沟道中陆续出土了十多件西周青铜器,文物出土后曾辗转运往西安,陕西省文管会.西安市文管会及陕西省博物馆派人收回11件.器物可分两组,一组为询簋器,一组为弭叔器,其中最为 ...

  • 【陕西文物览】九郎庙里话忠义

    千年踪影几能寻?胜迹韩原布若林.作为全国六个保护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韩城古城众多的庙宇古迹吸引着各地人们前来踏访. 走进古城,古风建筑院落鳞次栉比沿金城大街排列开来,目光所至皆是青砖灰瓦,飞檐雕兽.宽 ...

  • 清代一财主买了一对盂鼎,如今大盂鼎在博物馆,小盂鼎却下落不明

    清代一财主买了一对盂鼎,如今大盂鼎在博物馆,小盂鼎却下落不明 文 | 韦爵爷 熟悉文物界的都知道,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只国宝"大盂鼎",但是鲜少有人知道它还有一个失散多年的亲兄弟&qu ...

  • 小盂鼎铭文通解

    内容摘要:小盂鼎,周初铜器,惜器已失,仅有铭文拓本留存.铭文泐损很多,不易通读.本书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小盂鼎图片再行辨迹,重作文字考辨.文章断句.词义考释,并作了现代汉语通译.主题词:小盂鼎.青铜器铭文 ...

  • 小盂鼎分条辨迹图

    小盂鼎分条辨迹图

  • 小盂鼎铭文辨临

    小盂鼎铭文的书法价值,在于它有很多字,在别的铭文中很少出现.其文作者是一个书法高手,可惜铭文泐损.模糊不清,但清晰的字可看出其文字非常端庄美丽. 小盂鼎原拓片很难看清,所临也会有误.临写本对每字作释文 ...

  • 【陕西文物览】古建筑——西安市周至楼观台

    楼观台,明清祭祀老子的庙宇,又名宗圣宫.宗圣观.老子祠,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楼观镇,地处秦岭终南山北麓"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楚国苦县 ...

  • 【陕西文物览】古建筑——西安孔庙

    清代以前,碑林并不独立存在,它一直依附于孔庙和京兆府学(明代以后称为西安府学).因此,我们在细数碑林那些林林总总的石刻遗存之前,不能不提及孔庙,亦不能忘记其作为保护碑林的屏障所起的重要作用. 孔庙,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