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陕西岐山县京当乡的大地主董天...
相关推荐
-
国博有一件3000年“宝鼎”,重307斤,刻有291字铭文,堪称无价宝
说起我们中国现今考古出土的青铜鼎,大家能记得哪一些呢?比如著名的司母戊鼎.毛公鼎.西周大克鼎等等,这里最为出名的自然是司母戊鼎,我们今天要说对这件青铜鼎虽然比不上司母戊鼎,铭文也没有毛公鼎那么多,但是 ...
-
他是书画全才,还是左宗棠的伯乐——潘祖荫 书画作品欣赏
潘祖荫(1830-1891)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有<攀古楼彝器图释>.<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 ...
-
左宗棠的伯乐
书法密码2021-01-24 20:43:45 左宗棠的伯乐--潘祖荫书法欣赏 ▲ 潘祖荫二十八岁小像 姜学诗 绘 潘祖荫书画作品欣赏 专栏 书法密码 作者:书法密码 33币 170人已购 查看
-
被抹黑的八个历史人物
被抹黑的八个历史人物 一.武大郎,是一个县令.妻子潘金莲,是个大家闺秀. 二.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英雄, 三.潘仁美叫潘美,是宋朝的开国名将. 四.三国时的王朗,非常有才有德. 五.苏定方是唐朝时杰 ...
-
【陕西文物览】青铜器——小盂鼎
小盂鼎与大盂鼎均为西周中期周康王重臣"盂"所作,故均应笼统称为"盂鼎".因陈介祺复吴云书称"大盂鼎容八石,小盂鼎容十二石",但大盂鼎器小字大 ...
-
左宗棠的伯乐——潘祖荫书法欣赏
▲ 潘祖荫二十八岁小像 姜学诗 绘
-
清代奇案 (113) 妻被害的蹊跷命案
妻子被害引出蹊跷命案 清代,在浙江临海有一个商人叫顾业,顾业憨厚老实,而且又非常善良.这年年初才娶妻潘氏,潘氏貌若天仙,但非常有心机,结婚半年以来,夫妻恩爱有加. 这天,顾业去和朋友谈生意,给妻子说第 ...
-
一锄头挖出3000年炊器,差点被日本鬼子抢走,如今是国博镇馆之宝
我们知道中国近代流失了无数的国宝文物,单单在圆明园就被英法联军洗劫了数百万件的珍贵宝贝,而且人家搬不走的更是直接将其摧毁,临走前英法联军还烧了一把火,将中国几千年的宝贝都毁之一旦了. 当然除了圆明园事 ...
-
两百年前一桩害夫案,奸情昭然若揭,案子一时难解,两头毛驴破案
清朝嘉庆年间,奉天府开原县有一潘姓人家,夫妇五旬得女,名唤春娇.这潘家虽也有几吊吝啬钱,家道小康.衣食无忧,但在当地却不入流. 皆因潘父混迹多年,并无产业,不过是刘记商行掌柜家的帮闲.清客而已.仰人鼻 ...
-
京山西乡要塞——官桥
京山县城向西四十里的官桥,过去名叫官桥埠,其实这里并没有一条较大的河,也没有大点的桥,更没在姓官的人,为何叫官桥埠? 据地名大词典记载,官桥埠原属云梦泽,是一片水乡,有河.有埠.有桥那就不足为奇了.紧 ...
-
自驾北京到山西再到陕西回京,有哪些路线推荐?
从北京自驾游山西.陕西二省,如果时间足够多,可以看看下面这条线路(电脑上用鼠标手绘的线路图,不是非常精准,见谅): 北京--涞源--五台山--忻州--太原(晋祠)--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平遥古城 ...
-
出土于陕西岐山县的“青铜法典”——(亻朕)匜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说到中国最早的法律判决书,大 ...
-
陕西秦商大地主,孙女是清末第一女首富,建座豪宅养活了半个村子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 因为种种原因,陕西如今保留下来的民居古建筑并不多.今天小渔要为大家介绍一座藏在关中县城里的地主豪宅.这家主人姓周,是陕西关中一带有名的大地主.他家的孙女 ...
-
这款陕西风味凉皮在夜市上大受欢迎,学会了就去摆个摊吧!
凉皮的做法: 一.揉面 做凉皮的第一步就是揉面.面粉用家常的标准粉或富强粉都可以.怎么揉面才能把握好软硬程度?掌握揉面的技巧就可以轻松揉出软硬适中的面团. 可以将面粉放大盆中,一边加入清水一边用筷子搅 ...
-
维京文化的两大支柱:卢恩字母与吟游诗人
维京人在历史中名声不佳,常常被描述成好战的蛮族,对文化.艺术之类的东西毫不感兴趣,然而这种对维京人的看法恐怕是偏见.我们对于维京人的印象,基本上来自中世纪基督教拉丁文手稿的记载,由于维京人喜爱掠夺教堂 ...
-
京浙沪宝藏酒店大盘点!游千岛湖、逛三里屯、夜览外滩...悦享惬意度假!
京浙沪宝藏酒店大盘点!游千岛湖、逛三里屯、夜览外滩...悦享惬意度假!
-
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
(海报设计:崔晓雪) ▲ 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视频资料 发掘单位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王艳朋 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位于西安市南郊少陵原之上.2019年至2020年,经国家文物 ...
-
盛京故宫晓知——大清门(三)
故宫晓知--大清门(三) 近期不少来沈阳故宫的游客,问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中路通往东路.西路的东西掖门.匾额题字和大清门不太一样呢? 门--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等级制度的直观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