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丨周传瑛:谈昆曲小生表演艺术
相关推荐
-
汉剧演员那鲜为人知的台前幕后【客都原创】
广东汉剧为广东三大剧种(粤剧.潮剧.汉剧)之一,作为国粹,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著&l ...
-
忆梅师
祖国的艺术事业遭到了无可补偿的损失,伟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我二十年来曾经旦夕相从的敬爱的老师--梅兰芳先生,竟突然地离开了我们,这是多么的令人难以置信,当我在青岛休假中,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悲痛和震惊 ...
-
戈宝栋:戏曲是怎么失传的?
戏曲是怎么失传的?我们都还清晰地记得,昆曲"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那么,在"十伍贯"以前,我国的昆曲已经面临着消亡的命运了.许多剧目面临失传."失传 ...
-
梅兰芳对昆曲《断桥》《瑶台》的改革创造,成为定型,流传至今
我开始认识梅兰芳先生在1913年:梅先生第一次来沪演出,我以观众身份,由丹桂第一台经理许少卿介绍相识.梅先生第一.第二两次来沪,所演均为京剧.1916年第三次来沪,在天蟾舞台演出,以首创的古装新戏与观 ...
-
沈传芷来自昆剧世家的名角名师
<苏州日报>2021年09月25日 B01版 冀洪雪 清光绪初年,一位名叫沈寿林的昆剧名伶活跃于苏沪一带,他的四个儿子都是苏州昆班的名角,人们称沈氏为"沈当然",意指苏 ...
-
【戏曲教程】上海音像资料馆资料:(昆曲)专题 昆曲表演艺术教材《旦角的扇子与汗巾》
【戏曲教程】上海音像资料馆资料:(昆曲)专题 昆曲表演艺术教材《旦角的扇子与汗巾》
-
蒋勋谈昆曲:生命中的温暖和知己
在明代戏剧史上,甚至在整个中国戏剧史上,汤显祖都被比作莎士比亚一样的人物.汤显祖的<牡丹亭>里其实隐藏了比较多情的部分,情甚至可以使人死而复生.杜丽娘曾经梦到柳梦梅,并在梦里和他发生了情感 ...
-
快讯丨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因病在沪去世,曾提出“五美”滑稽
刚刚收到的消息称,5月28日23点21分,上海滑稽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童双春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8岁. 童双春师从滑稽艺术大师姚慕双.周柏春,被誉为"双字辈"领军人物, ...
-
从哭与笑的的表演看当今的影视艺术 ——兼谈“微相表演”
肖旭 "什么是微相表演"?欧泽纯在<影视微相艺术>中,把面部为主(包括眼睛)的微相称谓主微相,人体的肌体包括手势.步态.站姿.坐姿称谓副微相.微相是随着电影的发展和影视 ...
-
李麟童:精湛的表演艺术 谈唐韵笙《闹朝扑犬》
本期原刊于:1959.8.20 <辽宁日报> 编辑:薛麟郎 "闹朝扑犬"是唐韵笙先生独有的保留剧目,故事取材于列国志.东周时,晋灵公(夷皋)无道,贪恋酒色,不理朝政,上 ...
-
展讯丨霓裳雅韵——昆曲戏衣收藏展
六百余年来,昆曲历经了兴盛.衰落和复兴,传承不绝,始终与发源地苏州维系物质和精神的紧密关联.吴地文人学者传扬昆曲的清雅风尚,精巧秀丽的苏州园林成为婉转细腻的昆腔不可或缺的演绎场所和景观依托,以&quo ...
-
老师课堂 | 谈昆曲与江南丝竹中的竹笛演奏
竹笛虽然在昆曲伴奏中和江南丝竹乐演奏中都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但由于所处地位不同,遵循的原则不一样,所以在演奏方法上也是有区别的.弄清两者之间的差异,找出其共性是竹笛演奏者把握住两种演奏风格的前提 ...
-
俞平伯谈昆曲的保存:“即谓中国文化全部在崩溃中,亦非过言也”
世或谓昆曲为雅音非也,以昆曲为古音亦非也,以昆曲为国乐亦非也.雅乐不存久矣.唐代所用之燕乐,胡乐也,其宫调则苏祗婆之琵琶也,而词曲者燕乐之余,而昆曲者词曲之末也.北曲兴而词亡,磨调盛而北曲亦衰.今之昆 ...
-
昆曲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昆腔之美
传承昆曲文化和中国优良传统文化!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