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被俘过程堪比小说,狱中被抗美援朝震撼,抱病甘愿炒制军粮
相关推荐
-
为了和平观后感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我看了<为了和平>第五集"万众一心",看完后感慨万千.这个纪录片让我们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艰难而光辉的历程,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 ...
-
黄维特赦一年后,妻子蔡若曙投河自尽,苦等27年为何团聚不过一年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兵败如山倒,蒋家王朝瞬间分崩离析,蒋介石集团急急如漏网之鱼,裹挟着大量官兵.眷属.被蒙骗的百姓以及从全国百姓处掠夺的财产,逃到了台湾.不久后,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偷偷潜回了大陆, ...
-
志愿军入朝作战,国民党战俘多预测败,为何杜聿明能预测胜?
杜聿明乃囯民党陆军中将.抗日名将.黄埔一期学生. 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在淮海战役前线被解放军俘虏,从此在北京德胜门外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0年10月朝鲜战争 ...
-
抗美援朝最高级别俘虏,回国后受尽冷眼,成为农民,27年后平反
抗美援朝最高级别俘虏,回国后受尽冷眼,成为农民,27年后平反
-
UC头条:吴成德是志愿军被俘的最高将领, 回国后被开除军籍, 后来怎样了?
本以为二战结束中国就可以开启富强之路,奈何蒋介石想要一党专政,于是国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好不容易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在建国第二年美国又带兵挑衅,中国逼不得已又和美军在朝鲜打了起来.在抗美援朝战争 ...
-
杜聿明被俘后,被抗美援朝所震撼,甘心带病为志愿军炒军粮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进入尾声,解放军战士带着胜利的巨大喜悦凯旋,但对于淮海战役的指挥官杜聿明而言,这无疑是个糟糕的日子,因为兵败他做了解放军的俘虏. 自视甚高的杜聿明怎么也不甘心接受这个现实,自己 ...
-
【每天老照片】-1万-2106-杜聿明改造期曾两次自杀,过得很悲惨?沈醉拆穿谣言:疾病被治愈
前面说过黄维在功德林监狱改造期间发生了故事,下面继续来说国军中另外一个高级战将在功德林监狱的改造生活,看看在他的改造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就是国军战将杜聿明,杜聿明那绝对是国民党军队里不可多得的人 ...
-
美军为何遇到朝鲜就死战到底,只愿投降志愿军,美军含泪说出原因
众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是我建国之后经历的第一场战争,韩国在美国的鼓动下对南朝鲜发动了进攻,与此同时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军都打到了中朝边境线附近,这对我国的领土与主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对此我国向美国发出了严 ...
-
这条路为何能让最反动的前“军政大员”也来同心同行?
百年风雨,百年辉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特别推出<百年同心路--与委员同访>栏目,记者和政协委员一起探访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百年大党的初心和使命. ...
-
杜聿明被俘后苏荣问:考虑过向陈毅投诚吗?杜聿明:我有一个条件
前言 1949年1月10日,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位于陈官庄周围杜聿明最后的30万大军全军覆没,这也意味着淮海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以北再无一战之力.伴随着这次战役,人 ...
-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为何不要干粮要炒面?杜聿明又干了什么事?
p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军队打的第一场战役.通过这场战役,让世界了解到在世界东方将有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当然对于抗美援朝战役的艰苦,想必不用多说.这种艰苦不仅仅是体现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与武器 ...
-
《抗美援朝》志愿军
美帝侵朝吼嚣张, 心怀鬼胎野心狂. 伸张正义保和平, 抗美援朝志愿军. 雄纠纠,气昂昂, 将士跨过鸭绿江. 短兵相接上战场, 战火熔炉炼成钢. 文一一聂水根
-
时隔六年,重登顶流,它凭什么?
开播六年,它终于火了. 它被称作是抗美援朝题材中最为权威的纪录片. 史料珍贵,角度新颖,内容翔实,叙述生动. 豆瓣9.3的逆天高分,足以证明它的可贵. 今年,恰逢志愿军入朝作战七十周年. 若想了解这场 ...
-
最后一批国军特赦战犯,有10人选择去往台湾,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国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 在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时,处于监禁中的被俘战犯们却在担惊受怕,他们认为新中国在成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清 ...
-
1951年彭德怀与主席卧房密谈,周总理带头拍板,扭转抗美援朝战局
1951年2月21号下午,毛主席正在玉泉山的静明园中睡午觉.彭德怀同志到了门口就要推门而入,警卫员一把拦住了他. "彭总,能不能等毛主席午睡醒了之后再来?" 彭德怀急不可耐,一把推 ...
-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存在的“5个败笔”,观众:不真实,演技浮夸
最近,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在央视一套热播,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欢,好评如潮.而且屡屡创下最近这段时间电视剧收视率的高峰,不仅如此,豆瓣上的好评率也达到了9.1,实在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