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遗址(28)

本篇要目:

******************************************

271.土门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

272.桥北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

273.西王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

274.白营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

275.不召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

276.徐堡古城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277.许由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

278.刘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

279.阿岗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

280.黄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

271.土门遗址

土门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属于伊洛地区的王湾一期文化。土门遗址于1965年第一次发掘,文物有陶缸、釜、釜形鼎及残彩陶盆、罐、器盖、红顶钵、重唇口尖底瓶、高领瓮等。出土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数量繁多的泥质红陶缸,其中一个用作瓮棺的陶缸有别致的黑白图案,这在仰韶文化中甚为罕见,这种陶缸被北京大学的严文明教授命名为“伊川缸”。

2013年3月,土门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72.桥北村遗址


桥北村遗址,位于县城东北7.5公里的库区乡所在地,西靠桥北村,东邻陆浑水库,地势高出周围地面,龙驹河从遗址南侧流过。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8.75平方米。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就不断地在这里发现与仰韶文化非常吻合的文物碎片。从考古工作者所采集到的器物标本来看,陶片以泥质红陶片和百衣彩陶为主,还有加沙粗陶。器物可辩者主要有盆、小口尖底瓶、钵、碗等。石器有斧刀、镰及砍砸器诸种。据此专家认定,桥北村遗址属仰韶文化,并早在1963年就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的时候,这里又发现了单孔石铲。该铲系青石磨制而成,长10厘米,宽6厘米,上宽下窄,上有圆孔,下有弧型刃。是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制作精巧美观,足以证明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在这块土地上。

2013年5月,桥北村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73.西王村遗址


西王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新石器时代。南边有一座古老的土城。此城自西向东延伸,长约五里,城墙宽约五丈,城内街道宽约十丈。传说建城时能工巧匠、民工民夫,死伤无数,直弄得民怨沸腾,鬼神不宁。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陶器上,原始人类利用自身肢体如手指、手掌,以及採拾周边的树枝、树叶、竹管、草茎、兽皮、羽毛管等作为绘画工具。6000年前,开始用毛笔作工具,彩陶表面黑色纹饰绘制精美,清晰流畅,粗细得宜,线条连贯,色彩饱和,浓缩了几千年前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不仅是仰韶文化的独特标志,更是华夏文明的灿烂瑰宝。


2013年3月,桥北村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74.白营遗址


白营遗址位于汤阴县城东白营镇白营村,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遗址面积约18200平方米。遗址的河南龙山文化层堆积厚,保存较好,内涵丰富,是豫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白营遗址面积3万多平方米。1976~1978年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3次进行发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早期为公元前2590年,晚期为前2200~前2100年。图为白营遗址出土的白陶鬹。

2013年3月,白营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75.不召寨遗址


不召寨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坡头乡不召寨新村南侧,距县城7.5公里,是我国黄河流域发现和试掘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也是一处以龙山时代遗存为主体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灰层和灰坑较多,厚度2—3米,采集的标本有石斧、石锛、三棱石镞等石器,以及光面黑陶、压印方格纹、蓝纹陶等陶器,与仰韶村遗址第三期、第四期文化出土的器物基本相同或相似。

2013年3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76.徐堡古城址


徐堡古城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武德镇徐堡村村东,于2006年7月在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温县段徐堡墓群勘探过程中发现。遗址文化层厚约4米,为龙山、西周、春秋、战国、汉、宋、明、清8个时期的连续叠压。经焦作、洛阳两地文物部门联合考古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城墙、城门、壕沟、大型台地等重要遗迹。遗址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余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

此次发掘,共发现各类遗迹200余处,出土陶、玉、石、骨、蚌类文物150件。徐堡古城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它是目前全国所发现的龙山文化中规模较大的城址之一,在豫西北地区属首次发现,填补了豫西、豫西北、晋东南地区没有龙山文化城址的空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研究龙山文化向夏文化过渡、史前城址聚落形成、中国文明起源、国家的形成、筑城技术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徐堡古城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77.许由寨遗址

许由寨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也是许姓的祖居地。该遗址高出地面约5米,文化层厚3—5米,保存状况较好,出土了石器,陶器及青铜器等遗物,还有古许由寨牌匾,许由古寨墙,重修许由寺公德碑等重要许由遗迹。对于研究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延续,有着极其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现已被国家侨办确定为许姓的祖居地。

2013年3月,许由寨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应村,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为夏商周断代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一座与众不同的石棺墓引起了专家的特别注意,石棺由13块自然片石组成,长2.25米、宽0.45米到0.5米,上部平盖着3块片石,象征棺盖,但在墓主身下考古工作者并没有见到石块。


墓主俯身直肢,骨骼粗壮,应为男性,随葬陶鬲一件。另外,还发现有近20座墓葬在墓主头脚两端各放置一块或多块石头的现象,考古工作者推测,这种现象很可能是石棺的简化形式。


2013年3月,刘庄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79.阿岗寺遗址


阿岗寺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城北20公里的马村乡岗寺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21万平方米,遗址覆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裴李岗文化等类型的文物和遗存,出土文物有有石斧、石镰、石铲、骨锥、陶纺轮、陶拍、网坠、陶鼎、陶豆、陶罐、陶觚、陶壶以及稻粒和动物骨骼。

2013年阿岗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80.黄山遗址

黄山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1959年考古发掘1600平方米,发现3处房基和57座墓葬。黄山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文化层厚1至3米。 分布在高出地面27 米的小山丘上, 东西长 600 米,南北宽 500 米,面积 30万平方米。1956年春天,原南阳县在进行文物调查时就发现了这处遗址,收集到石斧、陶器等遗物,确定其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59年1月,原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为配合焦枝铁路建设,在遗址西南部和北部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


试掘过程为了考虑保护文化遗址而未清理到底,但依然发现房基3处,不同时期的房屋10间。其中有一处屋群略呈方形,每边通长9~10 米,有 6 间房屋交错相连 在一起。它们有的独成一室,自开门户,设置烧灶; 有的两间互通而以隔墙分开,共设一灶;还有单独的长方形套间房屋,屋中间都有隔壁层,辟为一大一小两间,每间中部都有灶坑。 还发现墓葬 87 座,其中成人墓 44座,儿童瓮棺葬 17 座,长方竖穴墓 26 座等,全部埋在灰层中,均无随葬品。黄山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出土了鼎、钵、壶、盆、罐、豆、碗、盘、杯、器座、环、纺轮等各种陶器,除陶器外还出土骨器57件,石器67件。其中石器有斧、铲、镰、凿、砺石等;玉器有铲、凿、璜;骨器有镞、簪、针、锥环、匕等;陶器有鼎、钵甑、罐、碗、杯、盆、纺轮、弹丸等。制法均以手制为主,兼有轮制。


2013年3月5日,黄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中国考古第一案”——龙山文化遗址

    遗址名称:龙山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首次发掘地为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此后在黄河中下游发现龙山文化遗址1000多处,发掘60多处.        发现及发掘时间: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 ...

  • 跟随《辞海》一起回顾中国现代考古学辉煌成果

    . 百年筚路蓝缕,勾勒文明脉络,跟随<辞海>一起回顾中国现代考古学辉煌成果 辞海 2021.10.22 CIHAI| 从1921年发现仰韶遗址开始,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10月 ...

  • 古文化遗址有哪些?

    谢谢悟空邀请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二)仰韶文化陶鹰鼎

    中国出现雕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在6000到7000年前,就制作出了动物和人像的陶塑,5000到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更以女性雕像著称.不过这些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1)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3年3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计1943处,另有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2013年5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 国务院增补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2)

    本篇要目: *************************************** 11.南城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汉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 12.涧沟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本篇要目: ************************************** 21.鹿城岗城址 东周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 22.固镇古城遗址 东周至东汉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4)

    本篇要目: ******************************************* 31.隆化土城子城址 北魏至元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 32.禅果寺遗址 南北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5)

    本篇要目: ******************************************* 41.西王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42.周家庄遗址 新石器时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6)

    本篇要目: ******************************************* 51.蘑菇山北遗址 旧石器时代          内蒙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 52.金斯太洞穴遗址 旧石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7)

    本篇要目: ****************************************** 61.马架子遗址 新石器时代.夏.商.周  内蒙赤峰市喀喇沁旗 62.三座店石城遗址 夏至商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8)

    本篇要目: ************************************** 71.豫州城遗址及墓地 辽               内蒙通辽市扎鲁特旗 72.韩州城遗址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本篇要目: ************************************** 81.后洼遗址 新石器时代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 82.沙锅屯遗址 新石器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