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苟有过人必知之”

【原文】7.30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陈国大夫司败问夫子:“你们的国君昭公懂得礼吗?”夫子说:“知礼。”夫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靠近说:“我听说君子不结党营私,君子还会有偏私吗?昭公娶了吴国同姓的女子,为了避讳而称为吴孟子。若说昭公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呀?”巫马期把这些话告诉了夫子。夫子说:“我很幸运啊,一旦有了过错,一定就有人知道。”

评: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不损其光芒如初。依周礼同姓不婚,昭公姓姬,娶吴国姬姓女子为妻,违反了礼。陈司败明知故问但不明说,夫子心中明白,但己为鲁人,非议国君亦违礼,便依外交礼节回答知礼,此合乎礼。弟子巫马期告知后,自认己过,并没有替昭公或自己辩解,可见夫子心地光明,涵容广大,无丝毫隐瞒。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