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道流淌千年文明

飞驰在云南大丽高速,如同穿越两千多年的文明史。
从南方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再到“最美高速公路”,如魔幻般不断蝶变的,不仅有路的通达快捷,还有如雪山般厚重的历史,还有如洱海般深邃的文化。
沿着千年古道行进的高速路
地处滇西高原中部的大理,从古至今都是西南交通枢纽,更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2000多年前,南方丝绸之路从成都分为灵官道和五尺道南下,两条古道在大理交汇后合并为永昌道,向西经保山通往南亚。南方丝绸之路古称“蜀身毒道”,其中灵官道由北至南贯通了丽江和大理。
1000多年前,西南茶叶贸易兴盛,一队队运茶的马帮沿着普洱、大理、丽江、迪庆、昌都到拉萨,走出了一条流传千年的茶马古道,其中大理至丽江段基本与灵官道重合。
“大理至丽江的高速公路与茶马古道的线路是基本吻合的,许多地方并列而行。”云南省交投集团大理管理处党委副书记熊正邦说。4月14日,在洱海北岸的大丽高速双廊服务区,熊正邦向北方比划着告诉记者,茶马古道穿过苍山脚下洱海西岸,经洱海北岸至邓川、剑川,到丽江。
洱海西岸的大理市喜洲镇,唐代曾是南诏别都,又是茶马古道重镇。清末民初,喜洲商帮依托茶马古道迅速崛起,很快成为云南省集进出口贸易、国内商品贸易等为一身的第一大商帮,在国内许多大城市和英、美、印、缅等国家设有商号。“喜洲帮四大家之一严子珍创办了沱茶厂,总资产近百亿元,积极捐资办学校、医院、电站,抗战时期还向抗日军队捐赠了300多辆吉普车和7000多件棉衣裤。”严家大院博物馆馆长杨永和说。
大丽高速经洱源县一路向北,稍向西北划出一条弧线,经过剑川古城后直奔丽江。熊正邦解释说:“大丽高速如走原二级公路线路,将不经过剑川县,但是剑川是大理连接丽江和怒江、通向香格里拉、走进川藏的重要门户,为了带动剑川县发展,大丽高速最终经过剑川。”
蕴藏数百年历史的沿线古城古镇
大丽高速是一条文化遗产之路,沿线周边,许多静态的物种文化遗产默默矗立、熠熠生辉。
在洱海东岸的大丽高速眺望洱海西岸,处处可见文化遗产,南诏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南碑、大理古城、三塔......无不铭刻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云历史。
大丽高速经过的剑川县,更是身藏惊世艺术和人类文明起源之谜,这里有海门口文化遗址、石钟山石窟、西门街古建筑群、沙溪寺登街......
大丽高速的终点丽江,更是拥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还有玉龙雪山脚下的白沙古镇和束河古镇,无不美轮美奂,让人流连忘返......
大丽高速连接了三座明代古城,首尾两端的大理古城与丽江古城为游客熟知,但半途的剑川古城人们知之不多。剑川古城始筑于明初,被称为“三江边陲第一城”,为滇藏茶马古道重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门街明清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川古城是座活着的古城,90%的原住居民仍生活在古城,古城建筑几乎囊括了白族建筑所有品种,堪称白族建筑博物苑。”剑川县原党史办主任史继培说。
人们游览纳西文化发源地、茶马古道重镇丽江玉龙县白沙古镇的古街景色,却不知这里的国宝白沙壁画。45幅白沙壁画深藏于明代木氏土司的家庙殿中,绘于明、清时期。“这是中国南方保存最早的壁画,留有唐宋遗风,存有明代内陆壁画之精髓,融合了茶马古道沿线的藏、汉、纳西等多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丽江玉龙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杨志坚告诉记者。
正是千年茶马古道汇集的文化积淀,才成就了白沙壁画,见证了古道的变迁与文化艺术的繁荣。
奔涌乡村和血脉中的非遗文化
静态的文化遗产彰显着厚重深邃,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出绚丽多彩,流淌在血脉中传承,活跃在大丽高速沿线的古村古镇。
大丽高速上看沿线民居,目不暇给的是三坊一照壁、白墙青瓦、花鸟彩绘的白族建筑。看白族村民们的服装,多是扎染布料和装饰。国家级非遗扎染技艺在喜洲镇周城村传承了300多年。

记者走进村中小巷深处的白族扎染技艺传习所,只见80岁的老人杨玲芳在院内屋檐下“喀吱喀吱”地织布,几位五六十岁的老人在棉布上扎出美丽的花型,几位年轻妇女在蓝色染缸旁像挤牛奶一样染布,作坊老板张翰敏和丈夫张斌都是年轻的返乡大学生、扎染技艺传承人。
“大丽高速通车后,许多游客自驾游到周城来看扎染,有些老师学生来周城游学和研学,我们也方便去江浙、贵州交流,方便的交通对周城扎染的发展促进很大。”张翰敏说。
大丽高速中途经的剑川古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会给你带来强烈的视觉盛宴和听觉享受。视觉盛宴指国家级非遗剑川木雕,花鸟虫草、飞禽走兽,均在木雕中栩栩如生,剑川巧匠们百年来以精湛的建筑技术遍及云南,远及川黔。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第一部彩色动画片《雕龙记》,反映的就是剑川广为流传的木匠神话故事。
一阵阵清脆欢快的弦乐,一声声悠扬动听的白语演唱,从古城内的阿鹏艺术团院内传出,弹奏龙头三弦演唱的团长姜宗德是国家级非遗白曲传承人,还是大理三月街的歌王,他和艺术团不仅培训传承白曲艺术,还经常为从大丽高速来的游客演唱白曲。
据了解,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将落户剑川古城,目前正在规划设计之中,这将是全国第一个国际性的方志馆。“分馆将集中展示、研究南方丝绸之路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同时展示剑川的非遗文化,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的文化新地标。”史继培说。
远古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与今天的大丽高速,就这样在沿线的一座座古城古镇古村中,交相辉映,绽放异彩。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勇)

热点视频推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