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地水师卦辞详解——师,贞。丈人吉,无咎。

师,贞。丈人吉,无咎。

[译文]师卦,众而正,丈人吉祥,没有咎害。

彖曰:

师,众也;

贞,正也。

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译文]师是众的意思,贞是正的意思。

能带领民众走正路,可以为王了。

九二刚爻中正,与六五正应。下卦坎为险,上卦坤为顺,行进在险难中还能顺顺当当,用这种做法去荼毒天下,而民众顺从他,吉祥,又会有什么咎害呢?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译文]上卦坤为地,下卦坎为水,地中有水就是师卦。

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容纳人民,蓄聚群众。

[辨证]

“贞”是正的意思,彖辞作了解释。

丈人是有威望尊严、可以信托的长者。

汉代的本子都作“丈人”,只有《子夏传》作“大人”。

彖辞说“可以王矣”,可见还不是王,有待升迁,“丈人”比较符合身份。

卦辞是针对九二这一爻的断语。

全卦只有九二一个刚爻,统帅五个柔爻,位在下卦中位,众望所归,居中不偏,为一卦核心,故言“贞”。

位在下卦,被众柔爻簇拥,在群众中享有极高声望,故言“丈人吉”。

然而师为忧苦之事,对一-般人来说,仅能“无咎”而已。

象辞从五个方面解释卦辞。

(一)解释卦名及“贞”的意思。

“师,众也”, “贞,正也" ,都是判断句。

卦名“师”是众多的意思。

卦辞“贞”是正的意思。

师卦是拥有民众又行不失正。

(二)“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

指出“丈人吉"的第一个理由。

能带领民众走正路,这样的人有做君王的素质,可以成为王者。

“正”指九二在下卦中位;

“王”指师卦向前发展会成为下一卦比,九二升入九五,位到至尊,成为天子。

从下卦中位到上卦中位,不离中道,故言“能以众正”。

“以"是带领。

意为现在虽不是王者,但具备为王的条件。

(三)“刚中而应" ,指出“丈人吉”的另一条理由。

九二是刚爻,又在下卦中位,与上卦六五处在相应的位置上,阴阳正应。

如同有刚健的素质,行为能守中道,又得到民众的响应,在师卦中做大军统帅名实相符,故“丈人吉"。

(四)“行险而顺”指出“丈人吉”的又一条理由。

从上下卦特性的组合上分析,下卦坎为险,上卦坤为顺,行进在坎险中还能顺利,故能吉样。

(五)总括说明卦辞“吉,无咎"。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此”指前面提到的“刚中面应”、“行险而顺”。

“毒",干宝解释说“荼苦也”,意思是说给人们带来苦难。

从象上说,下卦坎,坎为毒(见噬嗑卦);

上卦坤,坤为民。

上下卦象合在一起是荼苦人民。

“ 毒民"本来不吉,然而坤又为顺,是民众愿意顺从,足见被民众信赖之深。

战争本来是茶苦人民,带来苦难的,但为了长远的利益,有时又不得不战。

民众理解这一点,相信领导者的正义性,才可能甘心.接受这种苦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丈人得到了民众的信赖,故能“吉无咎"。

有人把“毒”讲成“药治”、“役使”、“亭毒”等等,与《杂卦》的“忧”义不合。

象辞换了一个角度讲上下卦象。

“地中有水,师”,是说上卦坤为地,下卦坎为水,上下卦象组合在一起是地中有水,这就是师卦。

陆绩说:“坤中众者莫过于水。”意思是说,大地上最多的东西,什么也比不了水。这句话现在可以科学说明,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面积是水,只有百分之三十的陆地。

然而水却容蓄在大地之中。地中有水是一种能容蓄众多的象。

故君子要效法大地的胸怀,像大海容纳百川一样,能包容人民,蓄聚群众。

“蓄”既有养的意思,又有聚的意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