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孩子的体育兴趣?看看专家和家长怎么说……
近日,看到李玫瑾教授的这段话,引发思考:“操场上特别活跃的孩子,一般学习也很优秀。缺乏运动的学生在学习压力下,容易滋生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压力产生的毒素会破坏大脑中几十亿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逐渐使大脑的部分区域萎缩。这表明,一个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会变“笨”。”
众所周知,运动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对于孩子的学习也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爱上运动呢?
专家说
专家一:
体育是造就好孩子的最佳途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振明
体育是塑造好孩子的最佳途径
体育可以给孩子自力更生的精神和能力
体育可以给予心灵的阳光
体育可以给孩子们匀称矫健的身材与体能
体育可以给予孩子们抗病耐寒暑的身体和意志
体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是在充满“色彩”的环境中进行
让人不怕苦、累、脏、输、伤与寒暑
体育必须与人玩,必须守规则不任性
体育为你打开一扇无比精彩的文化窗

上图展示了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各阶段的敏感期。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现在身体弱点没关系,长大了就好了,但事实上,孩子的身体发展是有窗口期的。什么是窗口期?到时间打开了,过了时间关上了,这就叫窗口期,也叫最佳的发展期或敏感期。
孩子的柔韧素质训练窗口期从5岁开始,12岁结束;灵敏素质从6岁开始,12岁结束;平衡训练的窗口期从8岁开始,12岁半结束;速度训练的窗口期从7岁开始,13岁结束;协调训练的窗口期从10岁开始,13岁结束。
等到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柔韧、灵敏、平衡、速度、协调窗口期就全部结束了,所以,家长们不妨现在就利用好孩子们身体素质发展的窗口期,帮助孩子们把柔韧、灵敏、平衡、速度、协调等能力快速发展。
对于初中生来说,需要帮他们将耐力、力量给发展起来,多做俯卧撑、平板支撑、长跑等。

如今,学校给孩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一共开设了1260节体育课。不仅要体育课里天天锻炼,把那些能够发展学生的走、跑、跳、投,支撑、攀爬、负重、踢打、滚动等活动细化到学校的每堂体育课里,还要让学生能够将锻炼延续到暑假里。

不少学校都会为孩子们布置一些体育作业,请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督促学生每天锻炼,这样他们的身体才会强健,身体素质才会发展,才能成为一个灵巧、矫健的人。
专家二:
5招让孩子动起来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授 董进霞
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处于“雷打不动”的状态时,家长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无计可施的家长们不禁发出灵魂一问:“为什么孩子可以一天不挪窝?怎么才能让他爱上运动呢?
第一:家长的言传身教
想让孩子动,自己先要迈开腿,自己先要动起来。如果家长整天躺在沙发上不动,喊着孩子去动,这样的效果会非常差。
第二:家里的周边环境
尽可能创设让孩子爱动的一个环境。比如安置篮球框、足球、各种运动器材等,孩子看到了,走过去他可能就要活动活动。
第三:多鼓励孩子参与运动
孩子参加运动后可给予适当的奖励,投其所好,前提是你要多运动。
第四:多与爱运动的伙伴一起
孩子受同伴的影响会比较大,尤其是中小学生,如果同伴爱运动,他也会受到影响。
第五:夏令营或课外兴趣班辅助
引导孩子逐步培养对运动的兴趣,或是孩子对哪个体育明星感兴趣,家长可以通过明星的励志故事来激励孩子,引导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
家长说
家长一:
家长要理解孩子,要热爱运动
作为两个热爱体育孩子的妈妈,我对这个话题特别有经验。我认为,主要分为两点:

2. 不爱运动的孩子,那是因为排课太累了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应该上体育课,应该爱运动,于是给咔咔安排!
要么一天三节运动课,一节课90分钟;要么学习一整天傍晚让高强度来两小时踢球!
咔咔刷课父母非常有成就感,但孩子已经累趴下了!
下一次课耐着性子去,不出三节课,孩子不想去了,再也不想运动了!
事实上,运动是要有恢复时间的,一天一节课身体都没有恢复时间,但很多家长安排课时都是一天好几节。觉得孩子不累,不就是玩儿么?这累什么?
我有段时间给孩子在放学后安排了骑车课,发现他不怎么想上课了。后来才明白,上学一天已经很辛苦了,再去高强度骑车,体力根本吃不消。加上本身刚开始上课,比那些上了好久的孩子落后很多,上的也没有成就感。调整到周末上午第一节课之后,早晨起来精神饱满的去上课,孩子体能好,信心和兴趣都倍增,进步非常快。

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体育,但体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能力,不是消耗,更不是为了刷课。孩子不是机器,安排啥都能高效率上完啥。爱不爱体育这件事,不仅仅因为是否擅长体育,更多的是情绪,心理,自信心以及勇气。
家长二:
让孩子从运动中获得乐趣
孩子的体育兴趣不用激发,孩子天然的就对跑跑跳跳的体育项目感兴趣,这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
想让孩子喜欢体育运动,那就多带他去参加体育活动,当他从对抗性的比赛中得到“赢”的乐趣,你不让他参加恐怕都不行了。当然,普通的体育运动,哪怕不是对抗型的,只要坚持,也能获得快感。比如快走,这个单调乏味吧,但只要坚持半个小时以上,我们的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来让我们感到快乐。

我家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比较多,有游泳、滑冰、舞蹈等等,没有运动的时候,我们会快走一小时,她偶尔的时候累了,我就允许她骑车一小时,只要不下雨,天天如此。她非常喜欢跟我一起运动,我们俩每天走得一身汗,畅快淋漓,回来洗一个热水澡,别提多舒服了。
所以,想让孩子喜欢运动?很容易,让他多参加,当他从运动中得到乐趣,自然就能一直坚持下来。

看完上述专家和家长们的经验之谈,我们不难发现,在如何激发孩子体育兴趣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家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父母经常运动,并且谈论运动的好处、买运动装备、甚至观看与运动有关的视频节目,孩子受到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自然会增加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比如这段时间的东京奥运会,就是提高孩子体育兴趣的好时机,让孩子向运动员看齐,看那些运动员多么厉害,能够为国争光,经过熏陶,孩子有了更高的榜样目标,就会更自觉的投身到体育锻炼上。

其实,体育运动不仅是一个锻炼身体的过程,也是一个促进情感、了解孩子、拉近亲子关系的好机会。平时和孩子一起运动时,要多对孩子的行为、付出和进步加以肯定,实际上,学会真诚地表扬孩子,肯定孩子,不仅能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对孩子整个成长过程都是有大有裨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