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学士毕业啦(3)

  上回说到宇阳在观察、心思、点子等方面的一些趣事,现在接着说说其他方面,譬如似初犊、守规矩、言就行等等。
  似初犊。据我所见,幼儿的胆量有大有小,对于一些有难度的活动或游戏,第一种孩子是不敢尝试,第二种孩子是敢尝试,但如果不成功,就不肯再试,第三种孩子是失败了还敢继续试。宇阳属于哪一种呢?在他二岁时,我常带他到居所附近的儿童乐园去玩,他敢爬高架,敢爬竖板,敢攀较徒的钭坡,比乐园里其他孩子胆子大一些。如果爬不成功,他会继续爬,不过要是摔了一下或者险些摔了,他就不敢再爬了。所以,宇阳是介于第二、第三种之间的,就像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牛犊随着时间的增长,有的会逐渐怕虎,有的会逐步胆小。所以我带宇阳出去时,如有机会就会让他练练胆量。

宇阳二岁时在武吉巴督东花园的儿童乐园玩耍,与印度儿童比赛滑梯 ▲

二岁的宇阳在爬竖梯。此梯的档距对他而言是超标的,他还是坚持要爬,但神态很紧张哦。最高的一档是外公托一把才上去的 ▲

  有一次,我看到一种儿童秋千,秋千的吊篮是用铁板围成桶状的,儿童坐在桶里时,双腿从桶底的两个孔洞伸出,整个身子被桶壁围护着,无论秋千荡多高,人的重心始终在吊篮里,很安全。我便将宇阳抱入吊篮,起先他很开心,可是秋千荡起来,他的身子因惯性而前后摇晃,就怕了,哇哇叫着要下来。我仍然晃动秋千,有意让他熬了一会儿才结束。第二天他就不敢上了,我坚持将他抱上去,让他坐了一会儿。第三天他双手抓着荡绳,还是害怕,但是见外公不会让他下来,便集中精力,努力保持秋千晃荡时的身体平衡,脸上还是哭腔。第四天他就完全不怕了,小手把住桶壁,享受起荡秋千的乐趣。我一边晃秋千,一边逗他,他咯咯咯咯笑个不停。我还拍了视频发到微信上,他妈妈、阿姨看到也乐了(可惜那段视频找不到了)。说实话,我感到二、三岁儿童的胆量和平衡力是不够这种运动的,让二岁的宇阳试试,他也能适应,不失为一种锻炼。

宇阳第一次荡秋千,害怕得哭了 ▲

宇阳第二次荡秋千,还是害怕。他手指左后方,要到那里去,这样就可离开秋千了 ▲

宇阳第三次荡秋千,能保持身体平衡了,但脸上还是哭腔 ▲

宇阳第四次荡秋千,双手把住桶壁,笑眯眯的,快乐得很 ▲

  还有一次我们在新加坡东海岸游览时,看到公园里一座由诸多爬架、吊桥和滑梯等组成的大型儿童攀行设施,有点像上海中福会少年宫的“勇敢者道路”。但这里的攀爬钭坡是绳梯状的,吊桥桥面是麻绳网的,柔性很大,攀爬和行走会引起较大幅度的晃动,一不小心脚还会陷入网眼。这是大孩子的游乐项目,当时四岁的宇阳照样敢试。爬三、四米高的钭坡是一次就成功,过二十多米长的吊桥第一次是颤颤悠悠地爬过去的,第二次是扶着绳栏一步步挪过去的,后来就如履平地了。六岁的宇辰却被钭坡绳梯难住了,一晃动就腿发软,慌忙退下。好在他屡败屡试,最后终于成功,与弟弟并驾齐驱了。

新加坡东海岸公园的“勇敢者道路”,其绳梯爬坡柔性很大,幼儿攀爬有一定难度 ▲▲

宇阳爬绳梯斜坡,一次成功 ▲

宇阳第一次过吊桥,是爬过去的 ▲

宇阳第二次过吊桥,是扶着网绳挪过去的 ▲

宇阳第三次过吊桥,如履平地,旁边同行的一个大孩子腿脚陷入网眼,跌坐在桥面上 ▲

宇辰屡败屡试,终于也成功了 ▲▲

  宇阳二岁时,兄弟俩曾先后染上水痘。宇辰先发病,我每天听到他在隔离房里被塗药时的哭闹声,心想这药够厉害的。宇辰痊愈后,宇阳接力而上。宇阳被隔离几天后,我问女儿:“宇阳怎么不塗药,怎么几天都沒听到他哭?”女儿说:“怎么不塗,他不哭而已。其实塗这药并不痛,只是有辣感和凉感”。看来宇阳的承受力反而比哥哥强了。

  宇阳似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时又像小虎一样发威。这哥俩平日里在一起玩,时有斗闹。常常是宇辰先惹宇阳,打一拳拍一掌的。宇阳开始时不做反应,当宇辰得寸进尺时,他会突然爆发,猛揍宇辰几下,宇辰随即大哭。闻声而来的父母有时会以为宇阳不对,他呢,受了批评也不辩解,只是默默地不悦地看着父母。我多次看到此种情形,多次在私下提醒女儿莫以胜败判错对,吃亏的一方不一定在理。兄弟打闹,宇阳一般不哭,我记得有一次他哭了,因为被推倒,后脑着地,咚的一声,确实是痛了。我也紧张了,就怕脑震荡。

窗帘做大幕,窗台当舞台,二宇要表演节目啦 ▲

尖帽配面具,搞怪哥俩好 ▲

大年三十,唐装小子,除夕学校联欢会,礼物送给同学们 ▲

  守规矩。哥哥宇辰很守规矩,弟弟宇阳在榜样的影响下,也学会了守规矩。首先,遵守作息制度。现在兄弟俩每天早上的起床、早饭、上学,晚上放学回家后的洗澡、晚饭、看电视、做功课、吃水果、睡觉,都是按部就班,自己操作。虽然毕竟是孩子,有时会淘气、会拖沓,尤其是宇阳的起床和早饭还要催促,但总体上是有条不紊的。其实在幼儿阶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矩是吃饭规矩,宇辰从小吃饭非常好,不用大人催啊、逼啊。女儿女婿曾多次对我和敏如说,幸得宇辰吃饭好,带这两个孩子才省时省心不少。

  其次,父母要求的事,他们一般都能做到、做好。例如,现在父母让哥哥不仅自己洗澡,还要帮弟弟宇阳洗,宇阳也逐步开始自己洗了,但擦身子还不利索,还要哥哥帮忙。又如,他们不仅晚上自己换睡衣、外出自己穿衣服,而且换下的衣服会自己叠好放好。还有,他家住在26楼,有很大的阳台,为安全起见父母不准他们到阳台上去玩,我从未见他们越雷池一步。有一次我手持相机到阳台上拍照,宇辰看见了特地走到阳台门边叮嘱我:“外公,照相机要挂在身上,小心掉到楼下去。”再如,他们在家里看电视只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段时间,其他时间不会要求看(休息天如不外出,有时父母会让他们额外看,但也不多,一般是让他们看书或玩玩具)。前两年晚上看到外公摆餐桌了,宇阳就拿电视遥控器给外公,嘴里叫道:“114,114”(他们看的儿童英语频道),现在自己会开电视机就自己开了。应该关电视时他们自己会关,有时还需要大人提醒一下,但一般不会拖延、赖着不肯关。当然他们毕竟年幼,也很调皮,所以也常有“乱来”。我看到的“乱来”,一是兄弟打闹,这个可以说是男孩子的天性,我们一般不干预,除非闹得大了,或者有一方“落败”来告状了;二是兄弟俩放学回家后,有时嘻嘻哈哈地故意把换下的衣服、鞋子乱扔,散落一地,这个我从不姑息,每次都让他们收拾干净,所以发生的次数渐渐少了。

  兄弟俩现在做事情开始有自己的要求或标准了。有一次,我和敏如带宇阳去裕廊东逛商城。考虑到要让他去商城的水世界玩,我就特地拿了一双凉鞋给宇阳,见他正翻看一本童话书,为赶时间我帮他穿好鞋袜(一般他是自己穿的)。谁知他放下童话书,跟着我们走到门口时,突然指着自己的脚对我说,袜子错了,不是这双。我看不出有何不妥,就对他说,算啦,快走吧,否则时间就晚啦。他不肯,回进房,自己换了一双袜子出来,还对我说,这袜子配这鞋,那袜子配那鞋。我就不信了,仔细看过,感到先后两双袜子只是花色不同,需要这么讲究吗?敏如笑道:“他妈妈给他穿袜穿鞋的搭配,他记住了。”四岁的孩子就这么有心,不由我不感慨啊!一般来说,做事做人能坚持自己的要求或标准,是好事,但也要看情况。一是这要求或标准的本身是否合理,二是坚持要有一个度,切莫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坚持到底。例如我前面说过、后面还会提到的宇阳的偏食习惯,就不是一个好的要求了。因此,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耐心地进行引导,使其成为一个既能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又能通情达理、灵活变通的人,有智商,又有情商。

大姐大和小哥俩 ▲

哥哥喂的绿豆汤,特别好吃 ▲

早餐自做三明治,随带来个小鬼脸 ▲

  言就行。我与宇辰、宇阳的相处中,感到他们只要是自己说出的话,就会照着做,一般不会耍赖,也就是说他们能做到“言出就行”(当然不是百分百,偶尔也会反悔,特别是宇阳,所以我不说他们是“言出必行”)。例如,宇阳从小就不喜欢午睡(他二岁时我带他的那两个月里他天天睡,应做别论),上幼儿园后,在学校里也不喜欢睡午觉。他四岁时我们在他家的那两个月里,他有几天微染小恙,不上学待在家里休养,还是不肯午睡,我女儿说随他去吧。我想想不行,小孩养病中的卧床睡觉有时比药还管用,就与他“谈判”,告诉他:你生病了,下午必须睡觉,但是,睡觉之前给你看十分钟“但是”(宇阳说“电视”一词时口音不准,听起来像“但是”,我们就经常以此打趣)。他同意了,我就看着时间,十分钟到了,就让他关了电视去睡觉。他“言出就行”,午睡问题因此解决。后两天我就不再盯着他了,因为到了时间他会叫:“外公,十分钟到了”(电视机旁边有电子钟),我回答:“知道了”。等他进小房间睡下后,我和敏如忍俊不禁,捂着嘴偷笑。后来,有一个双休日的下午,他父母有事出门,没带这小哥俩。我就对宇阳说“十分钟'但是’”,他马上把电视打开,他哥哥知道了原委,也欣然加入,于是十分钟后外公就陪兄弟俩去午睡了(陪的原因是怕他俩相处要打闹)。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些,这里就不赘言了。

  我感到二宇能做到“言出就行”,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家长自己要做到“言出必行”。据我所知,我女儿女婿对孩子说的话、答应的要求,从来都是算数的、兑现的。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天中午,家里午餐准备的是面条、馄饨,可以二选一。但是问小哥俩的不是“你们想吃面条还是馄饨啊?”,而是“你们想吃什么呀?”,结果听到的回答是“白米饭”。这下尴尬了,怎么办?一种意见是,坚持原来的二选一,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况且现在煮饭做菜也来不及。另一种意见是,既然问孩子的不是二选一,而是自由选择,那么他们的回答就是合理的,因为“白米饭”只是每天的普通饭食之一,不是到天上摘月亮,不答应孩子,孩子就会认为大人说话不算数。最后统一意见,为孩子煮饭做菜了。

  第二,要一个孩子“言出就行”,这个言应当是他本意,或者他同意的。如果是强加给他的,他就会抵触,在他尚未形成道德观念、未受道德约束的情况下,就可能反悔以至“耍赖”。以前我看到女儿女婿有关二宇出游、玩乐、就餐,乃至学习等事,常常征求二宇的意见,问他们要怎样,很不以为然,认为是在惯孩子,孩子如果要月亮,你们也去天上给他们摘?现在我觉得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孩子提的要求如果是不合理的,你可以耐心解释,一来二去,他就会知道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孩子提的如果是合理的,你答应了,他就没有理由不照着做啊!同样。你对孩子提的要求也应该是合理的、不过分的,如果他同意了,一般也就愿意去做了。所以,二宇的“言出就行”是建立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

外婆和二宇在丽敦豪邸 ▲

外婆和二宇在新加坡港 ▲

二宇在圣淘沙岛西洛索炮台 ▲

外婆和二宇在西洛索炮台的高空玻璃廊道 ▲

  啰啰嗦嗦地写到这里,也许你要问了,怎么看到都是特点、优点,难道二宇没有缺点嘛?当然有喽,下回你就会看到!

(王云飞 2019年9月5日)(待续)

附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