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翔用附子治疗湿温
相关推荐
-
第一章 导 论
温病学概述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由于温病学提示了温病的本质,并有效地防治温病,保障人民身体 ...
-
温脾汤(温下剂)∥脾阳亏虚寒积证/治法: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辨证要点:便秘腹痛、脐周绞痛、手足不温、受凉加重、常伴身体消瘦、乏力困倦/应用:肠梗阻、便秘
大黄附子细辛汤主治寒积,属实寒证,所以附子用量大于大黄. 温脾汤用于虚中夹实的脾阳虚造成的燥屎实结,以温脾阳为主,所以附子用量小.少火壮气.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湿温验案
高某,4岁,2017年9月上旬诊. 初起微恶寒.发热,身热不扬,体温39-39.8,脉浮缓,苔白浊腻,中微黄,尿少便溏,两脚冷,身静不烦. 据此湿温证用三仁汤原方加薄荷,日1剂.第三天,仅小便稍增,他 ...
-
伤寒杂病论的猪苓加黄连牡丹汤 治疗湿温等疾病
湿温是因为湿邪引起的温病. 是温病的一种,是因为湿邪引起的.湿邪是中医6大致病因素之一. 湿邪的特点,是重浊而凝滞,易损阳气,容易迁延不愈. 邪在夏天的时候,就是长夏的时候,比较多. 长夏的时候,气候 ...
-
甘露消毒饮加减治疗湿温一例
王某,男,59岁.初诊:1981年10月14日. 5日前患感冒,恶寒发热,自服中成药无效并加剧.4日来持续发热达40℃左右,入院经西医处理(吃药.输液等),服中药2剂(小柴胡汤加羌活.防风.白芷,三仁 ...
-
【临床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湿温案】
高某,4岁,2017年9月上旬诊. 初起微恶寒.发热,身热不扬,体温39-39.8,脉浮缓,苔白浊腻,中微黄,尿少便溏,两脚冷,身静不烦. 据此湿温证用三仁汤原方加薄荷,日1剂.第三天,仅小便稍增,他 ...
-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温医案
祁×× 男 29岁 [主证]头痛沉重,发热不解,午后尤甚,已有一周,时值暑日,口干不欲饮水,胸闷欠畅,小便黄短,舌白而腻,尖边略红,脉沉细滑而数(体温39.6℃). [辨证]暑湿遏阻,弥漫三焦. [治 ...
-
三仁汤:治疗湿热内蕴、三焦不利和湿温初起的鼻祖处方
治病的成方中有一首叫做"三仁汤"的,首药即杏仁--苦杏仁."三仁"者,是对三种种仁药味的简称,指的是苦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 三仁汤的命名也因此而来.不过,三仁 ...
-
附子配黄连治湿温后期便溏
附子配黄连治湿温后期便溏 作者/胡翘武 附子是一味辛热药,临床适应症非常广泛.与温补之品合用为常法,与寒凉之药合用为变法,如寒热错杂之证,用药亦当温凉并投.<伤寒论>中用附子就有20方. ...
-
第三届国医大师医道传承——伍炳彩治疗湿病临证经验
提要:伍炳彩对湿伤部位的鉴别较为重视,他认为湿伤部位不同,即使寒热虚实属性相同,选方用药也往往不同,故必须辨明. 伍炳彩认为在临床准确诊断湿病,除了要熟练掌握湿病致病的一般特点外,还要重点辨小便浑浊. ...
-
李东垣的调卫汤是治疗湿胜自汗的好方子。调...
李东垣的调卫汤是治疗湿胜自汗的好方子. 调卫汤 苏木 红花 猪苓 麦门冬 生地黄 半夏 生黄芩 生甘草 当归梢 羌活 麻黄根 黄耆 五味子 当中用了极少量的苏木.红花,有些朋友觉得多余,其实是非常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