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女儿阅读20个月,我得到这些关键词。

01

实际上应该是给豆丁的第68封信。

但是这俨然是一次豆丁20个月阅读的小结,确切地说是我们陪伴豆丁将近20个月的阅读小结,这里的我们是我、赵老师、还有我妈妈。

那今天的这封信,主要是以我的口吻来写的,是我对着自己说。

再过一天,豆丁即将满20个月,这20十个月与我来说,最重要的亲子时光就是陪豆丁阅读。

从某种角度来说,阅读只是陪伴中的一个媒介,背后的亲子互动才是根本。我并非说一定要让豆丁养成阅读的习惯,只是说恰好有一种适合的陪伴方式罢了。如果豆丁恰好养成阅读习惯,那就是每天陪伴的副产品了。

从开始的童谣、诗歌到现在的绘本,连续20个月,每天都没有间断。我不是阅读专家,更不是育儿专家,只是一名平凡父亲,下面所写的一些称得上方法的文字更多的是自己的一些感悟。

02

按照我自己的写作惯例,我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

➤回应

这是我觉得最最关键的一条,不只限于阅读这件事情,孩子所有像我们发起的求助都应该积极回应。

豆丁还很小的时候,基本我们拿着书给豆丁读,豆丁自己是不会主动拿书的,毕竟太小了,到了现在,几乎是每天都是自己拿着书来找我们读,抓着一本不大不小的书,一步一步走来,放到我们身边,示意我们可以开始读了。

我们也总是积极回应,比如像这样的我在写东西,如果豆丁没有睡觉,拿着一本书来,我就放下手头的事情先给豆丁读,这种积极回应让豆丁渐渐明白,爸爸妈妈是从来都是做好准备,豆丁拿着书过来,从来都不会扑空。

➤独自

我常常诳书店,有了豆丁之后,也会逛逛书店里的绘本区域,常常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宝宝正在认真看书,家长就凑过来,“哎呀,宝宝正在看书啊,你看这里有一个字,认识吗,妈妈来叫你。”

宝宝正在认真看,家长正在认真打扰。这种情感或许可以理解,看到孩子这么认真做一件事情(本来可能还不怎么喜欢做),当然高兴地要上前凑一下。但是我们需要克制。

豆丁起先自己独自看书的时候,我也觉得好兴奋,心里想着“都会一个人看书了真好”。也会凑过去。但是现在不会了。

豆丁的书架现在放到我们的书房中,有时,我坐在书房里做事情,豆丁就自己进来,来到自己小书架前面,一屁股坐下去,然后自己开始拿书看,一页一页翻着,自己还给自己鼓掌,有时书还是倒着放的。我就一帮看着,最多给豆丁拍张照片。

孩子独自做一件事情,是十分专注的,特别是那种做一件事情的连续性也十分强,此时我们上前,就是打断了。

➤仪式

每一次看书,我们还是有一些固定姿势的。我陪豆丁看书常常是坐下来,盘腿而坐。

有时,豆丁就坐在我的对面,书是放我们之间,朝向豆丁,豆丁自己翻,我就开始读。有时豆丁就坐到我的腿上,书放在我们的面前开始读。

现在妈妈哄睡豆丁开启了讲故事模式,这个时候是无书的,妈妈就让豆丁的头靠在自己的肚子上,豆丁就枕着妈妈的肚子看着天花板,听着故事睡觉。

固定的姿势就是一种仪式感,仪式感创造出一种稳定的阅读氛围,让豆丁每一次一遇到这种氛围,就马上投入到阅读中。

➤重复

对于一些绘本,每天读,我们已经读到快要吐,但是豆丁每一次还是很兴奋,仿佛每一次读都是第一次读。

对我们来说是重复,但是对于豆丁来说是重新。但是现在越来越发现,重复读一本绘本,其实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点好处的。

其一,我们对于绘本故事内容本身超级熟悉,任凭豆丁怎么办,只要看到那画面,我们总是可以速度讲出来,而且不是那种干瘪的讲,而是紧密与内容结合地讲出来。

其二,无书状态下,我们对于各种绘本故事是信手拈来啊,是可以给豆丁讲故事的,妈妈现在哄睡豆丁就是这种状态,有一段时间给豆丁读乌鸦喝水,现在每天讲乌鸦喝水的故事,豆丁听着也能睡着。

重复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是积累,开始是量的积累,后面则是质的转变,重复还让我们与绘本故事进行强有力的链接,每天读每天读,这内容都是刻到脑子里的啊。

➤场景

关于场景,主要是阅读环境的变化吧。只要豆丁外出,无论远近,都是带着书的,也不带那种大本的,就带那种手掌大小的。家中场景变化可以是在各个房间里看,没有说固定一块地方。外面呢,火车上也看。场景的变化主要是加强豆丁阅读的适应性。

➤对话

对话主要是指在给豆丁读还是讲绘本故事时,应该用一种对话的口吻进行,而不是用一种自顾自的口吻。

有时对豆丁的提问,不要觉得是几个月宝宝没有思考,看的过程他们是大量吸收各种信息的,现在我问豆丁,豆丁也总是似懂非懂地回答我,我不管豆丁回答问否正确,只要豆丁对于我的提问做出回应,我们就是在交流,这样的阅读不再是单向的。

对话的方式更多的是创设一种双向交流的氛围。

➤表演

最近我看一本《我们去玩吧》,一本薄薄的小绘本要花上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为什么,因为我读一页,翻一页,豆丁看到故事情节,就要自己“表演一番”,绘本中的小熊说要去走走,豆丁就真的走一圈再回看,小熊走到外面,抬头看看云朵,豆丁就抬头手指天花板,小熊出发时蹦蹦跳跳,豆丁也要蹦蹦跳跳。反正就是小熊做什么事情,只要豆丁能懂也学着做。当然我平时给豆丁读书的时候,也是带着大量夸张的动作,豆丁看了也学着。

对于绘本内容的演绎,其实是让豆丁更加喜欢看书,因为演绎要书本内容动起来,演绎之下书本中的人物仿佛走了出来与豆丁交流。书不在是一本安静放在那里的书,而是可以动起来可以玩的书。

03

亲爱的豆丁,我想随着我们陪伴豆丁阅读的日子越多,这些关键词会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