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 | 穿越时空的邂逅

(0)

相关推荐

  • 端午时节念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节,在这个仲夏的早晨,闻着满城街巷里飘来的粽香,看着家家门前悬挂的艾草,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人,想起两千三百年前在汨罗江畔踽踽而行的,那个寂寞而孤苦的灵魂.仿佛,这个繁杂纷乱的世界,突然 ...

  • 王阪明看花,到底看出了什么“花”?

    ​再读<王阳明-传习录>,重温那段著名的"看花故事",和大家探讨. 朋友邀王阳明看花,阳明先生对曰:"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quo ...

  • 毛少龙|《一本书的约会》

    毛少龙|<一本书的约会> 期待,美好的日子如期而来. 一场早雨,润湿了天空,带来几许清凉.一群久违的人,因"围炉"而神交已久,终于在一本书的牵引下,齐聚一堂. 神话周来 ...

  • 端午追思

    端午追思 文/凝眸 穿越千年的风 卷过平原山峦城市村庄 以艾草粽叶的馨香 龙舟竞渡的号子 呼唤,一个震耳的名字 峨冠博带,孑立 哀痛凝结,成石 汨罗江永记一跃的壮烈 夏风吹起衣袂飘飘 漫山杜蘅石兰摇曳 ...

  • 求索汨罗江——端午怀古

    家家艾草挂, 户户粽叶香. 碧波衍沧浪, 摇楫寻端阳. 雄黄驱五毒, 求索汨罗江. 曹娥伍子胥, 千年亦留芳. 祝大家事事顺遂,端午安康! 上面的文字作于16年,那会儿我在学习新知识,探索未知,经历未 ...

  • 南一先生《穿越时空的思念》| 深入人心

    想念的人哪怕已经不在,如果有机会能够穿越时空,我也想去寻找你的来世,因为许下的生生世世我不敢忘,我只想和你永远永远在一起.

  • 挺起如山的脊梁,活出似水的柔肠!

    归来哟,汨罗江的脊梁 屈原 屈了便圆,圆的没了脊梁 所以,五月麦场的刀锋上 多了些软骨的男女 窃来美名的香囊躺在D罩杯上 借艾香想挺起的腰际上写着一个亏字 屈平 屈了就平,伞上的人再不能头顶青天 伞下 ...

  • 【致端午】合辑 || 一叶扁舟诗梦远

    ▲  关注 广东诗人,寻找惬意诗生活! 本专辑刊头书法为陈宜浩老师所题 致端午 · 合辑 ◎ 端午,我想陪先生坐会  / 九连山的小孩 雷鸣闪电来了,狂风暴雨也来了 在五月的这天,还在这样的时节 雷鸣 ...

  • 丁小萍‖穿越时空的邂逅

    春之繁华,让人眼花缭乱.看多了山山水水,花草树木的繁花锦秀,又想换个角度,看看远古的秃荒,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于是我就走进时光隧道,去穿越时空.看两千年前秦都帝国的盛世风采--秦始皇兵马俑. 朋友听 ...

  • 彭州:来土溪河,邂逅竹海,浅溪飞瀑......

    从彭州城随彭白公路车行至隆丰镇北,左转沿"川西旅游环线彭灌段",再行2公里多即可到达桂花镇的高峰村山口.沿着清澈见底,跌宕起伏的土溪河蛇折而上.夏天的土溪河魅力彰显,青山秀水次第扑 ...

  • 心灵邂逅,醉美相遇

    资料:网络      编辑:夕阳  QQ:1050184607 隆冬严寒,淡淡的光阴沉醉了我的一帘旧梦,思念如绵绵绕指柔落入眼眸,一束流年的花,无眠了我今世的梦.心依旧,满满的都是你:情依旧,深深的牵 ...

  • 【广东】简丽雯《东莞植物园邂逅大雨》指导老师:肖志琳

    东莞植物园邂逅大雨 东城校区二年级 简丽雯 五一假期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我们一家人一起来到植物园游玩. 一到植物园,人山人海,非常热闹.一株株薰衣草扑入眼帘,它的颜色像葡萄一样紫,还发出一 ...

  • 邂逅94㎡素雅利落北欧新居,卫生间装修绝了

    有没有那样一套居所,让你瞬间感受到与众不同的高级质感?有没有一套理想的家,在你脑海中隐约浮现却未定型?有没有一种新生活方式,是你期待又使你满足呢?今天我们分享一套这样的四口之家,全方位来感受北欧风新家 ...

  • 游普洱南部湿地公园,邂逅传说中的“雀中猛禽”伯劳鸟

    伯劳科鸟类性情凶猛,有"雀中猛禽"之称.常立于高处俯视,伺机而动,捕捉昆虫.蛙.蜥蜴.小鸟和鼠类等,有把尸体插在棘刺上撕食的习性,有时不全吃掉,用这种方式储存食物. 它们的主要特点 ...

  • 邂逅恒信,进阶城市理想生活

    步入一座新的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楼大厦和构筑物,其次才是道路.交通.绿化和排水设施等,而后者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建筑物的拉动和制约.由此而言,建筑是一座城市的主体存在,堪称城市的象征,是城市的封 ...

  • 烟雨秦淮,邂逅梦中的金陵城。

    烟雨秦淮,邂逅梦中的金陵城. 今天图说  .................................................. 江南的风景适合在阴雨天里看,南京也不例外. ...... ...

  • #好书奇遇季#《艳阳天》:一朝邂逅终生受益

    云南陈一笑 一 大概是四十几年前的一九七四年吧,那时的我,还是一位十三岁的小少年,就读于故乡贵州省习水县的土城中学初三(1)班.一天课间,一位来自儒维公社的同学(记不准是袁富刚还是钱洪海)拿着一本厚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