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札记】朱乃诚:探寻夏文化遗存——从二里头绿松石龙到石峁皇城台石雕龙
相关推荐
-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二里头遗址
▲ 二里头遗址6号基址的平面图 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南,北临洛河.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二里头文化堆积的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1959年历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调查时发 ...
-
韩建业:石峁与二里头
一.欧亚体系中的石峁与二里头 我曾经将全新世的欧亚大陆分为三个文化圈,分别是以早期中国文明为核心的早期东方文化圈,有着西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的早期西方文化圈,以及早期北方文化圈.这三个文化圈形成于一万多年 ...
-
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28:石茆古城建设者的破解又添新证据,所谓戎狄所造是瞎说(兼论大禹的文化符号禹蜀纹)
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28:石茆古城建设者的破解又添新证据,所谓戎狄所造是瞎说(兼论大禹的文化符号禹蜀纹) 文|黄饮冰 2019年元月2日,在微信群收到文行先生(老树昏鸦)传的一张图片.图片来源于12月 ...
-
讲座回顾︱邵晶:《皇城台(2016~2019)——石峁遗址考古新发现》 学术资讯
来源: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2020年5月26日下午,"博望论坛"第110期在腾讯会议网络平台举行,主题为"皇城台(2016~2019)--石峁遗址考古新发现" ...
-
太壮观了!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70余件精美石雕!
咱们陕西也真的是藏着不少历史的痕迹啊 这不,最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 在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发掘2019年取得重要收获 完成了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清理, 发现了70余件精美石雕, 为皇城台在石峁城址内的核 ...
-
朱乃诚: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源流——兼论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石护墙的年代
摘要:二里头绿松石龙的流变存在着两种演变途径.一种是作为一种器物形制的演变,即由绿松石龙形器演变为绿松石铜牌饰:另一种是龙图案形态的演变,演变至商周时期青铜器.玉器.骨器上的头部带角.身躯上有菱形纹的 ...
-
【考古札记】朱乃诚:夏商时期玉虎的渊源与流变
夏商时期的玉虎,经历了石家河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商代中期.商代晚期前段.商代晚期后段等几个发展阶段,其中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玉虎有待发现.石家河文化晚期至商代晚期后段玉虎形制演变发展过程较为清晰,笔者已 ...
-
考古札记|| 这册居延汉简,真不简单
草书,编号"居延汉简甲编1",东汉永元五年(93)六月至永元七年(95)六月书.1930年发现于汉张掖郡肩水都尉府治下广地候官遗址,计77枚木简编绳系为一册,是迄今发现的汉代简犊中 ...
-
朱乃诚 | 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
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 朱乃诚 ◇ 基本信息 摘要:中国考古学从1921年兴起以来,至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100年来,中国考古学在早期人类至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揭示中华古 ...
-
朱乃诚: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
史学研究 34分钟前 基本信息 摘要:中国考古学从1921年兴起以来,至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100年来,中国考古学在早期人类至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揭示中华古代文化与文 ...
-
【考古札记】韩建业:从考古发现看八千年以来早期中国的文化基因
近百年以来,在几代考古学家的艰苦努力下,中国考古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让我们逐渐看清了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多支一体有中心的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成为夏商周王国以至我们现代统一的 ...
-
【考古札记】王煜:新瓶还是旧酒——汉墓中的蝉蜕成仙之道
学术研究创新是目的,严谨是基础,规范是法则,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谨守基础和法则是根本的. 若以后世玄幻奇谈去研究早期背景模糊的材料,不知要出现多少"创新成果", ...
-
【考古札记】郑岩:说“窥窗”
东汉王延寿所作<鲁灵光殿赋>描写了西汉鲁恭王刘馀在曲阜城所建灵光殿的建筑与壁画,是研究汉代美术史的重要文献. 赋中许多描述,往往可以与考古发现相对照,如其中"神仙岳岳于栋间,玉女 ...
-
朱乃诚: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上)
中国考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2小时前 中国考古学是在中国古代金石学发展了近千年的基础上,于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创立和西方考古学思想的传入,经社会变革的催化而萌芽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