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名家之六】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

(0)

相关推荐

  • 一生低首向魏碑 ——孙伯翔先生书法艺术赏读

    繁花照眼的当代书坛,四十年笔墨书写的集体记忆恢宏而细腻,避开各种流行书风与江湖书法成为悠久经典所面临的当代吊诡不谈,退归传统后,如何选定真正的笔墨叙事资源,是否写出了青春的一帘幽梦.中年的飘香剑雨.暮 ...

  • 书坛名家 | 管 峻

    管峻,1964年生,江苏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 有人说,管峻是传统的,又是国际化的,是有个性风貌但又不能贴标签的艺术家.他是古典的,也是开放的.他凭借深厚 ...

  • 他是清代一位状元,只活了62岁,一手好书法让人称赞不已!

    说到书法,很多人会想到一些名家的书法,其实有很多人在书坛没有名气,但是他们的书法造诣丝毫不在书法家之下.清代状元曹鸿勋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一位饱学之士,不以书法立身却以书法闻名. 曹鸿勋的祖父是光绪年 ...

  • [书法]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入展作品欣赏

    关注同步视频号,获得先于他人一步的学习优势 长按或扫码加编辑老师微信

  • 【东吴名家之六】笔悬艺术的生命

    很长一段时间,朱大霖一直醉心于他的书法变革. 人过耳顺之年,艺术的无限魅力,对于这位一生沉醉其间的畅想者来说,是那样地充满着艺术的遐想. 出身书画世家的朱大霖,从小就浸润在书画艺术的耳闻目染之中,并且 ...

  • 【东吴名家之三十七】落花无言书有品 人淡如菊字为格

    相识书法家陈益民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当年看他书法作品时,不敢太捧场却也是非常喜欢,喜欢他那种在宣纸上所能表现出来的淡淡人文气. 这些年,也在看他写的书法作品,但这次认真品读他近年来创作的作品,觉得多 ...

  • 【东吴名家之四十二】在修行中书写

    陈伟华说:他是信佛的. 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在修行中的写书法,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 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认识伟华好多年前,却一直不知道他的书法状态,直到这半年来,他让我关注起书法的精神状态. 先是读他 ...

  • 【东吴名家之四十一】品味 心香 书道

    认识王国安是在八十年代的初期,那时的他,已经在苏州的书法圈中小有名气,因为在一次全国性的书法比赛中获得大奖,所以,他又有着"新科状元"的雅称. 其后的三十多年里,对于他的消息,我是 ...

  • 【东吴名家之三十九】杨文涛:做最好的自己

    和杨文涛熟悉的过程,也是我认识他艺术之路的过程. 好几年前,陪解放军总政治部的一位领导参观苏州市美术馆,考虑专业的要求,我点名要求请杨馆长出来作陪. 在陪同领导参观讲解的过程中,少将出于对苏州文化的喜 ...

  • 【东吴名家之三十八】此季清风正开合

    关于苏州扇子,历来就有很多的赞美,它成为苏州手艺能够传世的艺术传奇.古往今来,无论是丹青高手,还是梨园名伶,众多文人雅士都与一把小小的苏扇,结下了不解的美丽情缘. 一把苏扇,传递着苏州手工艺术的辉煌, ...

  • 【东吴名家之三十六】范有大同  善求小生

    我一直觉得,一个艺术家是需要良知的,无论艺术还是生活,用玉雕艺术家范同生的话来说:就是要用心灵来雕刻艺术. 和范同生认识和交谈,是从他参与姑苏区的慈善拍卖活动开始的,而不是他让人特别关注的艺术人生. ...

  • 【东吴名家之三十五】品味心香

    认识王国安是在八十年代的初期,那时的他,已经在苏州的书法圈中小有名气,因为在一次全国性的书法比赛中获得大奖,所以,他又有着"新科状元"的雅称. 其后的三十多年里,对于他的消息,我是 ...

  • 【东吴名家之三十四】雕镂在历史和美好之间

    确切地说,我是在认识陈健其人之后,才真正领会他的玉雕艺术,而这样的相识过程,足以让我对美玉的思维,发生出太多的变化. 陈健,中国玉雕大师,苏州玉石文化行业学会的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委员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