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战:拉锯荥阳(5)对峙广武涧

(0)

相关推荐

  • 【韩信之死(一)】/ 刘公明​

    韩信之死(一) 刘公明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很快强大的秦王朝被推翻了.此后楚汉战争爆发了,韩信投靠当时势力最大的项羽,被任命为执戟郎中,就是护卫亲兵.韩信曾向项羽进言献计献策,遭到项羽的鄙视.白眼. ...

  • 韩信灭魏破代、定赵攻齐之时,项羽在做什么? 为何袖手旁观?

    小喃史记 在楚汉战争中,除了刘邦.项羽之外,韩信应该是最为关键的第三号人物.然而,在韩信一番"神操作",连续灭魏.破代.定赵.攻齐之时,为什么我们似乎都没有看见项羽军队的身影,直到 ...

  • 三十三、两种部下的故事

    在职场中,能干活的员工分两类.一类是做事有思路,干活有成绩,心眼很活泛,时刻不忘多干一份活就多要一份报酬.一类是做事没思路,干活很勤奋,什么脏活累活都敢揽,从不要求多给报酬.有的老板喜欢第一类人,虽然 ...

  • 刘邦与项羽的博弈—楚汉争霸(四):韩信击败龙且,战事出现转折

    导语: 公元前204年,天下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荥阳,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在这里对峙已经长达14个月之久.共计数百万的大军,都为了一个目标而等待,那就是彻底击败对手.骁勇善战的楚军在最初的战斗中屡战屡胜 ...

  • 高帝纪(六)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楚汉荥阳成皋对峙阶段,虽然刘邦在正面战场很狼狈但其战略上占优

    楚汉战争的关键对峙时期,也就是刘邦项羽在荥阳成皋一线的对峙阶段,从汉二年至汉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03年,大致两年多的时间,从京索之战,汉军在荥阳稳住阵脚一直到韩信彻底平定齐地,刘邦一直 ...

  • 刘邦被项羽射中,却没死,从此下象棋时多了条不成文规定

    <孟子>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界,都存在一定的法则.只有按照法则办事,才能够维护世界的秩序.而这所谓的"规矩",存在于 ...

  • 第二十战:拉锯荥阳(6)潍水之战

    此时的齐国,临淄已经不保,齐王田广退守高密,丞相田横退守泰安,将军田既退守即墨,田光退守莒县. 齐国并没有一击即溃,这是个具有着悠久死磕历史的国家,向来以打史诗级防守反击闻名,著名背景是乐毅和项羽. ...

  • 第二十战:拉锯荥阳(4)打地鼠的项羽

    逃入成皋不久后,刘邦被打出了恐项症,不敢久留,一路西去,跑回了关中. 没有多久,成皋天险被攻破,荥阳成为孤城,刘邦的整条荥阳防线宣告失守. 刘邦回到关中后,再次征集军队,准备再次杀回去,夺回成皋,敖仓 ...

  • 第二十战:拉锯荥阳(2)陈平登场

    公元前204年,四月,在荥阳对峙近一年时,敖仓丢了. 荥阳防御体系最重要的一个支撑据点丢掉后,整个刘邦的大军粮饷问题受到了巨大的危机. 刘邦撑不住了,准备议和. 还是找的老朋友,项羽的叔父,项伯. 项 ...

  • 第二十战:拉锯荥阳(1)应该咋跟新朋友相处呢?

    今天上来先说一本书. 早些年看过的一本很牛的书,叫做<权利的四十八条法则>,罗伯特.格林写的. 我认为是所有写权力的书中,写的最好,最到位,最有可操作性的一本书. 里面有一个观点,叫做:永 ...

  • 第二十六战:马邑阴谋(1)窦老太太终于走了

    公元前135年,是个需要我们记住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有一个老太太过早的离开了大汉人民. 她的离去,成为了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这个老太太,是文帝的皇后,景帝的妈,武帝的奶奶,历经三朝,时任太皇太 ...

  • 第二十六战:马邑阴谋(3)王恢上书

    10年后,时任宰相的公孙弘,上书请为博士设弟子. 这个看似非常平常的上书,但却影响了后世上千年. 博士并不是现在的最高级别学历,而是秦汉时期的皇帝顾问. 他们并没有决策权和行政权,常常列席御前会议,就 ...

  • 第二十六战:马邑阴谋(4)匈奴的权力结构

    中原政权一般骂草原土匪时有一个保留曲目就是:尔等蛮夷,贪得无厌,反复无常,臭不要脸. 每次翻脸的情形基本都是类似于嫖客被仙人跳勒索N次后最终急眼了! 我是手里有短攥你手上! 可你咋特么还没完没了了! ...

  • 第二十五战:七国之乱(6)文帝钦点的真将军

    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 文帝命宗室刘礼为将军,屯军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河内郡守周亚夫驻守细柳. 三军警备,以防匈奴入侵. 文帝比较厚道,总搞形象工程,亲自去劳军. 到了灞上和棘门,文帝一行 ...

  • 第二十五战:七国之乱(5)景帝削藩

    文帝死后,已经持续了近四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仍在释放着强大的惯性. 因为他将"黄老之术"交棒到了他的皇后,即后来的窦太后. 窦太后不像当年的吕太后那样强势,她对于政策的影响力是依靠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