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哲学之父,因为一句话被人误读百年
相关推荐
-
恩格斯的心理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即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876).<反杜林论>(1878).< ...
-
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讽刺诗,被人误读千年,最后两句成夸人口头禅
很多人在夸赞美妙的音乐时,都会引用"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两句诗.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两句诗原来是讽刺诗,却被人误读千年. 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赠花卿> ...
-
古诗《枫桥夜泊》经常被多人误读,余秋雨表示:死记硬背无意义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一首首隽永深远的古诗词就是文人墨客们点亮的繁星,在这些繁星中,我们看到属于诗人的风花雪月,看到一个动荡时代的热血与反抗,看到文人独有的精神品格,看到我们也许无法理解但应 ...
-
桑叶-《本经》盖谓桑叶主治能除寒热,并除出汗也,恐人误读作发汗解故表而明之。
桑叶 气味苦寒,主除寒热,出汗. (按∶<夷坚志>云∶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二十年无药能疗,期待尽耳.监寺僧曰∶吾有药绝验,为汝治之, ...
-
《呼兰河传》:因教材而被人记住,也因教材而被人误读 | 凤梨·早茶夜读453
453丨呼兰河传 凤梨金句 <呼兰河传> 是萧红在时代大潮中的格格不入 <呼兰河传>: 因教材而被人记住,也因教材而被人误读 文/ 凤梨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凤梨. ...
-
刘禹锡一首爱情诗《杨柳枝》/《柳枝词》,时常被人误读,你有没有读对呢?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quo ...
-
华歆:被人误读的曹魏名士
华歆(157-232),汉末魏初名士,曾任东汉豫章太守. 华歆是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华歆明显是个反面人物,先是投降东吴孙策,接着卖身投靠曹魏,还带兵到皇宫搜捕伏皇后, ...
-
红楼梦里的史家,真的很穷吗?被误读百年!
原创作者:卓语 世人对红楼梦的误读,存在于很多方面,因为作者曹雪芹擅长正话反说,很多时候,读者需要拥有反向思维,才能读出真相. 比如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他的经济情况.政治地位到底什么样?多数读者印象里 ...
-
最被低估和误读的国产佳作,99%的人没看懂,却从里面看到了自己
最被误读和低估的国产佳作,虽然99%的人没看懂,但却从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大概是大二的时候看的第一次,看完之后难受了一周,说不出来的感觉.后来每次准备重温一下,都是看了开头一会,就看不下去了. 以前 ...
-
“有些人经常活在对自身的误读中”丨KY小姐姐的小闲话系列
“有些人经常活在对自身的误读中”丨KY小姐姐的小闲话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