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内伤病

(0)

相关推荐

  • 金匮要略经方二(97-167)

    ​金匮要略经方二(97-167), ★★痰饮咳嗽病经方: 97,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茯苓,桂枝去皮各9克,白术,甘草灸各6克.♥治,温化痰化,健脾利湿,冶中阳不足, ...

  • 中医经方十之“最”,收藏起来,少麻烦老中...

    中医经方十之"最",收藏起来,少麻烦老中医生 1.补气之"最"--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2.补血之"最"--当归补血汤-- ...

  • 金匮要略妇科经方

    ​金匮要略妇科经方(168-195): ★★★妇人妊娠病经方: 168,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169,芎归胶艾汤方(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氏治妇人胞动,无 ...

  • 【张寿昌:小儿食积五方】

    张寿昌临床小儿食积五方 作者/张寿昌 食积,为儿科病症,临床多见,临床表现为胃胀.胃痛.反酸.口臭.便秘.不思饮食等症状 .时间一长,会使脾胃功能减弱.笔者在临床中总结了以下五方,针对小儿食积,效果显 ...

  • 岭南潘名熊 评琴书屋医略 用方

    岭南潘名熊 评琴书屋医略 用方 黄芩汤:黄芩,白芍药,甘草,大枣. 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葱豉汤 栀豆汤:栀子.淡豆. 叶云:能除湿热郁结,非此不除 六一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又天水散 ...

  • 内家拳秘诀:九要论 四梢,脏腑内壮筋骨强健的表现

    试于论身论气之外,而进论乎梢者焉.夫梢者,身之余绪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亦所罕论.拳以内中而发于外,气由身而达梢,故气之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形诸梢则实而仍虚.梢亦可不讲,然若论手足之指为梢, ...

  • 【张显臣:《医宗金鉴 杂病心法要诀》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病的首选方】

    补中益气汤的妙用 作者/张显臣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功能升阳益气,调补脾胃.主治因脾胃气虚所致的表热自汗,心烦口渴,头痛恶寒,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脉虚弱或洪大等症. ...

  • 读方与用方(82)小柴胡汤治疗内伤病

    小柴胡汤治疗内伤病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病有感于外者,有因于内者,即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尽管中医对病因认识的主体思维是"审证求因",尽管临证多有外感合内伤者,尽管临证每有不 ...

  • 读方与用方(55)小青龙汤治疗内伤病

    小青龙汤治疗内伤病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有学者认为,小青龙汤在<金匮要略>中就是为治疗内伤杂病而设.实际上,内伤病和杂病并不完全等同,<金匮要略>中所治为杂病,与李东 ...

  • 读方与用方(35)升降散治内伤病

    升降散治内伤病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升降散本为治疗温疫而设,治疗伏气温病.外感温病以及内伤病,俱属方剂的扩展应用.当代医家赵绍琴教授使用升降散不仅治疗温病,同时广用于内伤杂病,可谓善用升降散 ...

  • 读方与用方(16)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

    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清代医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指出:"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黄连.干姜之大寒大热者,为之两解."考寒.热二邪皆为 ...

  • 疾病病位传变2——内伤病传变

    哈孝贤 中医思维十  昨天的推文--疾病病位传变(点击阅读原文),介绍了表里出入和外感病传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疾病传变之--内伤病传变. 3 内伤病传变   某种病因损伤内脏所引起的病变,称之为内伤病 ...

  • 浅谈中医内伤病的传变特点

    摘要:探讨内伤病发生发展问题过程中必然存在邪气传变问题,且传变问题影响着内伤病的发展趋向,本文拟透彻分析传变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在内伤病的传变特点上不仅有脏腑经络的层次区别,还有气分血分精分的病理层次划 ...

  • 这“5个”脏腑“内热”的症状及调理: 概...

    这"5个"脏腑"内热"的症状及调理:   概述:内热也叫内火,中医上又称为"火热内生".是指体内脏腑阴阳偏盛制热,宜辩虚实.   危害:内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