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三战三捷,主席评价38岁粟裕:可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相关推荐
-
新四军的王牌主力是这支部队,首长有元帅大将和上将
活跃于江南的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是党的队伍.新四军兵强马壮,将星云集,那么,新四军的第一王牌部队是哪一个呢?1938年,新四军组建了四大支队. 它们是陈毅领导的第一支队,张鼎丞领 ...
-
赵洪峙
赵洪峙,原名逢时.洪时,1924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高淳县河城镇一个富裕农民兼营商业者家庭.读过两年小学. 1938年6月,新四军开进高淳,宣传发动群众抗日.他的祖父比较开明,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支持 ...
-
陶勇征战一生,却在浇花水井溺亡,死因扑朔迷离,至今无定论
百年百将28:陶勇 作者:相忘于江湖 粟裕麾下'三剑客'叶王陶,个顶个的气场十足. 陶勇性格火爆,每逢临阵强敌必跨马挥刀.赤膊冲锋,粟裕称赞'拼命三郎'.对待士兵则不拘小节,难得糊涂,私下和蔼如兄弟, ...
-
粟裕三次向中央要兵,天目山下首次尝试运动战,战果让中央意外
粟裕是一位战争天才,他对战争发展有着神乎其技般的预判,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中央命令新四军向南发展,粟裕主动请缨率部南渡长江挺进浙西,其战略目的是一旦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我军能够" ...
-
粟裕请命率新四军南下,在天目山三战三捷,主席直夸打得好
1944年,中国抗日战争形势已经发生急剧变化,在盟军及中国广大抗战军民的沉重打击下,日军已经成为强弩之末,败势已显露无疑,为了争取我党我军在对日寇发起战略反攻时的有利地位,新四军立刻着手准备执行西进和 ...
-
粟裕亲写“感谢信”给顾祝同,天目山三战三捷提前完成战略转变
1945年初,粟裕奉命开赴苏浙皖.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视新四军为眼中钉,决定再来一个"皖南事变".粟裕针锋相对,率部奋起反击,取得天目山第一次反顽大捷. 战役结束后,粟裕让 ...
-
首次领兵左宗棠何等了得?三战三捷无伤亡,唱空城计,屡救曾国藩
咸丰十年发生了许多大事. 这一年,英法联军攻占京城,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向热河避暑山庄,社稷蒙羞:这一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与忠王李秀成采用"围魏救赵"之计,第二次攻破围困天京的江南 ...
-
三战三捷!中国举重队展现中国力量,灭霸级肌肉照引热议!
相信肌友们的朋友圈,最近一定都被中国举重队刷屏了吧! 李发彬挺举166公斤时上演"金鸡独立",伤害性很大.侮辱性也很强! 谌利军在总成绩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绝地反击,以187公斤的 ...
-
天天象棋视频号推荐:王天一三战三捷
每天观看经典对局学制胜招法 微信-发现-视频号-搜天天象棋关注
-
晏子使楚“三战三捷”,巧用逻辑智怼楚王
晏子使楚“三战三捷”,巧用逻辑智怼楚王
-
西北野战军人均10发子弹,为何能坚守延安7昼夜,又连续三战三捷
编辑搜图 ▲油画<保卫延安> 从1946年6月发动全面内战后短短数月,蒋介石在对各解放区的进攻中损兵折将,超过90个旅70万部队要么伤亡,要么被俘.1947年初,蒋介石不得不调整兵力部署, ...
-
长沙保卫战三战三捷,日寇第4次来犯时兵力翻倍,增至8个师团
编辑搜图 ▲日寇大举入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日寇先后从平津.上海两地发动进攻,攻势凌厉,短短半年内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陷:1938年10月,日寇沿长 ...
-
西夏对北宋开战,元昊三战三捷,威震宋朝,为何却要求和?
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向北宋朝廷上书,表示自己已经称帝,并建立西夏政权,希望得到宋仁宗的承认.元昊的行为激怒了北宋朝廷,宋仁宗下诏削夺元昊的赐姓.官爵,同时下诏备战,准备进行讨伐,至此宋夏战争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