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汗是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
-
白发伤寒论|第二十六讲
第二十六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短气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75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75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6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6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 ...
-
关于秋冬健康,中医告诉你怎样做
秋冬之际,天气转变过大,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舌燥.咳嗽等各种秋燥病症.那要怎样用中医预防和缓解秋燥呢?就让我们一起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了解一下- 衣 注重防寒保暖 秋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335、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335.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解:中医治则为损有余补不足,纠偏求平.若标本混淆.顾此失彼易犯虚虚实实之戒.有雷同 ...
-
十一、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原文370
十一.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原文370 [郑论] 按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此阴盛逼阳于外之候,主以通脉四逆,诚不易之法也. [阐释] 下利清谷,是阴寒内盛:汗出而厥 ...
-
二、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原文354
二.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原文354 [郑论] 按大汗.大下利而厥冷,皆阴阳两脱之候,理应大剂四逆回阳,千古定论. [阐释] 大汗大下,均能伤阳,其亡津液,损阳气一也,而致手足逆冷, ...
-
八、伤寒先厥后发热,(而)〔下〕利(者)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者),〔便脓血者〕,其喉不痹。原文334
八.伤寒先厥后发热,(而)[下]利(者)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者),[便脓血者],其喉不痹.原文334 [郑论] 按厥后发热而利,发热乃阳回之 ...
-
手汗、心慌气短、焦虑、心脏交感神经紊乱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问题主要出在植物神经,植物神经也是传出神经的一部分,植物神经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不适当时机亢奋时,会出现如胸闷.心慌.气短.失眠.焦虑等症状,交感神经主要功能是使人眼瞳孔放大,心跳 ...
-
12种不同汗症你属于那种
汗症12种不同出汗,你属于哪种对于一些人而言,很容易出汗,但是由于一些是找不到原因,为此治不好,对于出汗,有额头出汗,有头上出汗,也有背部出汗等12种出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聊一聊.1.额头出汗,额头 ...
-
经方治愈头面腋汗三年医案一则
宋某,女,48岁.1984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诉素嗜饮酒,自1981年始,三年来两腋下及头面部时时大量出汗,尤其冬季衣常被湿透,冰冷难受,不得已每天几换,但下半身无汗.经某医院内科诊断为植物神经紊 ...
-
一味中药,止咳、止喘、止汗、止泻、止遗、止燥
用通俗语言讲解中医 让中医更加贴近生活 中医兴亡·匹夫有责 人们在表达自己心情不好受的时候,会用到"五味杂陈"一词,所谓五味,酸.甘.苦.辛.咸是也!无巧不成书,在中药的世界里,有 ...
-
奇难杂症调三焦、结节肿瘤通胆经、体弱多汗灸任脉
奇难杂症调三焦.结节肿瘤通胆经.体弱多汗灸任脉.... 按摩图 今天 按摩图 分享按摩穴位图,穴位中医养生. 公众号 <黄帝内经中>有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 ...